-------------------------------------
段宁初入洛阳,是哥哥段铭在驿亭接她的。
“这些都是你的行李吗?”段铭看着后面跟着的整整五辆马车,以及段宁身后衣着再朴素也无法掩盖武人气质的三十名“家仆”,
“先头的两车,都是给段兄的,还有我个人迟到的婚礼。”随行的贾诩笑道。
经年不见,这位比自己年长一岁的贾文和,身材和八尺余的自己一样高挑,身形比原来挺拔了不少,眉眼却还是那副精明得能活一千岁的样子。
自己都娶妻多久了,这个贾文和真就一直跟在妹妹身边,说好听点是什么田庄大管事,说难听点连个名份都没有,还有心情操心自己的婚姻。
再看看被两人夹在中间的妹妹,这外面都快把她传成女武神了,怎么脸上的婴儿肥还没掉?
“后面两辆是一路上买的特产,最后一辆是空的,回程的时候麻烦兄长帮我装满,多谢!”
得,还是那副目无兄长的欠揍模样。
不过他已经过了给妹妹爆栗的年龄了。
“哪里轮得到我来装,等你进宫面圣后,县官肯定会赏赐你的。”
段铭又回头看了一眼妹妹的“家仆”,挤眉弄眼道:“你干脆和县官求个恩典,讨个校尉当当,将这些部曲,转为正兵。”
段宁眼都不眨:“不要。”
段铭不理解:“为何不?县官召见民女,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况且县官年纪小......”
段铭说到一半,突然脸色一变,惊道:“你该不会,想入宫......?”
说完小心翼翼地瞟了一眼贾诩。
贾诩笑容不变,侧脸和段铭的视线对上:“?”
段铭连忙拉过段宁,压低了声音:“傻妹妹!当皇帝的女人是不会快活的!”
段宁莫名其妙:“兄长想到哪里去了?”
段铭上下打量妹妹,将信将疑:“你,没这意思?”
段宁无奈:“我只是不想放弃田庄,也不想离开凉州。”
段铭这才懂了妹妹的意思,按照“三互”原则,就算妹妹去求官,县官也真的答应下来,她也不能留在自己的家乡。
妹妹年纪还轻,即使手下有私兵,离开凉州独自在外谋生,不说他了,长辈们也是不能放心的。
段宁和贾诩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其实这是段宁和曹班商议后的结果。
根据符柯从太后那里传来的消息,皇帝见段宁是好事,赏赐是有的,但是具体怎么赏就不知道了。
可能是钱币布帛,也可能是官职爵位。
凉州虽然是四战之地,但是段宁在这里经营多年,没道理为了一个大概率没有实权的官职而换地盘。
姐妹俩在凉州和三辅也可以互相照应,只要不是因为战争,她们随时都可以见面。
因此见一见生母,在那位“名义上的弟弟”面前刷个脸,领一些奖金回去,就是她此行的目的了。
当然,如果皇帝盛情难却,一定要给她官做,她们还有一个主意。
凉州铁官的问题,段宁不爽很久了,州郡营铁事宜归大司农管,这不巧了吗,如今的大司农就是曹班她“爹”曹嵩,到时候给他安排点工作也不是不行。
段宁带来的马匹都是高壮健硕的凉州马,脚程很快,段铭将段宁一行安置下来,也还未到进宫的日子。
哥哥段铭平时是住在皇宫里的,底层小郎官业务繁重,在管理郎官的光禄寺有专门的宿舍,保证郎官们睡醒就能干活。
段宁的行程也很紧凑,她需要去金市见一下妹妹的心腹,也是妹妹手下的情报中枢——符柯。
没想到,符柯还没见到,在妹妹的酒肆里,先见到了曹操。
第55章 因此有戏言道,《武书》有十卷,《盟约》占其三。
“曹班?谁?”
女郎一开口, 曹操就回过了神,皱起眉头。
怎么是凉州口音?
袁绍这时也转过身,看清了阿飞身后之人的容貌。
啧啧啧, 这不是急色是什么?
哪有为了和女郎套近乎,说对方像自己阿弟的?
曹班长什么样袁绍怎么会不记得?
圆脸尖下巴, 右眼一道疤, 性格孤僻,脾气也很古怪,在蒙学的时候总是猫在角落里写写画画,几乎不会到院子里玩, 好像就是什么见不得阳光的生物一般, 概括起来就是——不!是!好!人!
这个女郎虽然样貌是和曹班很像, 但是两人性别不同,气质也完全不同啊。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