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唐镇国公 > 第128章 李恪

第128章 李恪

泾阳之学子报考之科目于诸科之中皆有人选。

王玄策与裴行俭二人,毅然报考了秀才科。此秀才科之难度堪称诸科之最。

众多之人皆未对其抱以厚望,皆言此二人中第之希望甚是渺茫,仿若星辰遥不可及。

世家之俊才们亦纷纷论道,称王玄策与裴行俭此二位出身寒门之士选择秀才科,无疑乃异想天开之举。

诸多讥讽之辞,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恰似乱蝇扰心,令人烦扰不堪。

王玄策与裴行俭对此种种闲言碎语,竟是毫不在意。

即便此番未能考中,他们亦早有后路。只要于泾阳之乡长之位上有所建树,做出斐然成绩,那泾阳伯定会举荐他们入仕为官。

故而,他们心无所惧,全然未有半分忧惧之意。

在那繁华恢弘之长安城的酒楼之中,王浩、孔崚与卢建再度聚首于此。

此三位世家之俊才,皆面呈一脸轻松之态,那模样好似胜券在握,对即将到来之殿试信心十足,仿若那金榜题名已然是囊中之物。

“卢兄,不知此番你报考了哪一科?”王浩面带微笑,朝着卢建出声问道。

“自是进士科,王兄呢?”卢建微微挑眉,目光炯炯地反问于王浩。

“我亦是进士科,看来你我二人此番要在这考场之上激烈角逐那状元之尊位了。”王浩仰头哈哈大笑,声震屋宇,豪气四溢。

“不知孔兄报考了哪一科?”卢建将目光转向孔崚,神色恳切,出声询问道。

“亦是进士科。”孔崚神色从容,缓声说道。

得!三人皆是进士科,此番竞争想必还颇为激烈,真乃龙争虎斗之局面。

“不知孔兄对泾阳县学子报考秀才科之事如何看待?”王浩目光灼灼,对着孔崚出声问道。

“没什么看法,不过是个人之选择罢了。”孔崚心中知晓王浩向来瞧不起泾阳学子,然而他并未出言讥讽,而是选择了一副无所谓之态,仿若此事于他而言,无关紧要。

“秀才科之难度极大,那泾阳学子此番之举,实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卢建悠然展开手中的扇子,轻轻摇动,嘴角上扬,轻笑出声。

“也许吧。”孔崚眉头微皱,实是不知卢建和王浩为何如此厌恶泾阳学子。于其心中,对于参加科举之人而言,相互祝福方为妥当才对,缘何要这般恶语相向?

虞世南与萧瑀身为本次科举之主考官,对其重视程度可谓至极。

那吏部、礼部诸司亦是这般,人人谨小慎微,丝毫不敢有半分懈怠。

立政殿内,李世民双眉紧蹙,面色凝重,满心皆是重重之事。

“二哥可是有什么烦心事?”长孙皇后莲步轻移,瞧见李世民坐立难安之态,蛾眉微蹙,不由得轻声问道。

“唉,此番科举。朕也不知究竟会有几何有用之才涌现,朕心甚急呀。”李世民双手负于身后,在殿中来回踱步,忧心忡忡。

北境都护府亟待人才,大唐其他诸地亦皆需人才。还有那吐谷浑之域,或许亦要贤能之士前往治理。

虽对于如何处置吐谷浑之地尚还未有定论,然李世民内心深处仍期望能将吐谷浑纳入大唐之版图进行统治,而非交付于原本之酋长或是贵族治理。

只因如此一来,时日一久,恐又会分崩离析,再度分裂出去。

所谓开疆拓土,实非仅仅单纯地打下疆土而已,能够长久之治理,使之并入国家之版图,方为重中之重,不然,不过只是徒逞威风罢了。

“二哥就算这般着急亦是无用啊,还不若暂且静待此番科举之结果。”长孙皇后款步上前,轻声软语安慰道。

陆通虽不在泾阳,然而李承乾和李泰依旧会前往泾阳。

一则是为了看望五位师娘,二则是为了能在陆通的书房之中阅览陆通所收藏的诸多书籍。

一些暂且不适宜李承乾和李泰阅览之书籍,陆通早早便将其收了起来。书房里所留存之书,皆无甚大碍。

李丽质与李丽贞也依旧相随前往泾阳,尤其是襄城公主,其甚是喜爱与五位夫人相伴共处。

李丽贞虽贵为公主,却也算是命途多舛之苦命人,倘若不是长孙皇后对她视若亲生,她的生活恐与其他庶出的公主并无二般。

李世民实乃颇为偏心之人,对于嫡出之子,李世民恩宠有加,更为甚之,对于庶出之子女,却是爱搭不理,冷淡疏离。

庶出的皇子皇女欲相见李世民一面,实乃艰难之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