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何深意。”
叶叙浏览了一番,
只是寻常诗作而已,没什么不同。若说优秀,也谈不上有多优秀。
他不禁问道,“国公爷入宫觐见昭宸贵妃,从宫里递出来的,便是这首诗么?”
沈不言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转而道,“你看出什么没有。”
叶叙一哽,只得再看。
看来这首诗很重要,内有乾坤。
他看了半晌,恍然大悟,拿着纸页递到靖国公跟前,手指横着一扫,“这么看就对了,国公爷您瞧,这是首藏头诗,所藏四个字,正是……”
主战除萧!
沈不言顿时兴奋起来,大笑。
“哈哈,原是如此啊!”
他不禁更加欣慰了,他就知道阿拂让他进宫觐见,不会只是单纯见一面那么简单,什么想家,那都是借口。
“这个萧字,恐怕是指的萧家。”
沈不言默然思索了一番。
萧家世受封荫,到了萧氏这一代,父亲在朝为官,做了参知政事,女儿在宫中做了昭仪。
阿拂这是打算一口气直接除掉萧家……
沈不言不由得一凛。
哎呀,着实是甚肖其父啊。
“这前面主战二字作何解释?”
想必主战这两个字,就是除去萧家的关窍。
战?能和谁战?
叶叙思忖道,“我大祁国力强盛,早在先帝爷敬文帝时,就已东征东瀚,西平西疆,到了咱们陛下这儿,那就更不遑多让,五年前就已横扫南漠,如今,也就剩下北渊了。”
北渊?
沈不言略微皱眉,“北渊不是一向安静吗。”
叶叙点头,“正是。”
朝中并无北渊作乱的消息传来。
一定要主战,只能是大祁率先战之,也就是直接侵略对方领土。
这样的事,
尚前还绝无仅有。
就算当初陛下征讨南漠时,那也是由于南漠率先攻占了平云关,当然后面陛下烧毁降书,直杀南漠,那就是后话了。
叶叙思忖半天。
平静道,“如果当真有人提出征战北渊,那萧家是一定会站在主和派一方的。”
萧家一定会主和,
历来大祁史上哪次东征西讨,萧家都是站队主和派,世家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战争,任命武将,就会使武将的权力大于文臣。不仅如此,前线用到军饷之处,还需要朝臣上贡,所以主和一方,大多是不愿自己家族的利益有损。
更不要说,萧家历来贪了多少。
怎么舍得拿出来充作军饷。
沈不言骤然大笑一声,“那不正好?”
想必是阿拂已经得知圣心,陛下近来已有征讨北渊之意,故而可以借此机会,除去主和派的萧家。
哈哈,这不就正是主战除萧!
这回就通了!
叶叙提醒道,“国公爷,可是如今朝中并无消息传来,圣心难测,陛下的心意谁也说不准,还是不要冒这个险为好。”
“圣心难测?”
沈不言难藏笑意,“呵呵,或许吧。”
靖国公显然早已有除去萧家之心。
除去萧氏,昭宸贵妃的地位也会更为稳固。
叶叙继而道,“国公爷执意如此,那不如选几人于朝堂之上提及,迂回而动,一人主和,一人主战,互相反驳,这样也不会使陛下怀疑到国公爷头上。”
沈不言很满意的点头。
就选上几个新入朝的寒门弟子,他们为求擢升,最爱在朝堂上哗众取宠,又都是能言善辩之辈,那辩论起来相当热闹。
反正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
萧家主和,必死无疑。
……
议政殿。
近来到了夏初,节气转暖,仿佛人们的心也更为浮躁了。
众位朝臣彼此议论。
吵吵嚷嚷,也听不清都在议论些什么。
直到一声唱喏,“陛下驾到——”
众臣纷纷噤声。
“臣等拜见陛下。”
“参拜陛下。”
“众卿平身。”
宁玄礼眼神淡漠锋利,扫了一眼众人,落座于明黄色龙椅之上。
他一身朝服,严谨威严。
纵然每日五更起都会上早朝,他也从未觉得乏味。
虽然偶有慵倦之时,
但近来阿拂有了身孕,这令他难掩喜色,心情也比从前舒畅多了。
众臣看着陛下似乎心情不错。
于是畅所欲言起来。
“陛下,臣闻听江南今年又获丰收,此乃喜事,臣恭贺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