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直面镇北王
衙役毫不遮掩的直说:“领路钱,一人一百文,你们两个得给两百文,给钱吧。”
在旁边一直沉默观察的秦山正欲开口说些什么,抬头就看到了衙役身后的来人,面露惊讶,而后又扯了扯陈业的衣角。
陈业顺着秦山的动作,也见到了从知府衙门的府堂里缓缓走过来的人。
陈业先是惊讶,后是疑惑。
张嫣然!
她怎么会在这里?
此时的张嫣然还没看到正在衙门口发生纠葛的陈业三人,而是继续和身边的张霖封在交流。
张霖封先开口劝道:“等了几天都不见他人来,我看你还是先回去吧。衙门的县令不能离开属地太久。”
“这次你出来,你的衙门里肯定堆积了不少公务要处理。你这么为了那不靠谱的陈小子,他却没出现,可太不值了。”
张嫣然神情有些颓丧,“知道了知道了,这样的话我听你说了两天,都已经听腻了,我今天就走,绝不给你添任何麻烦,行了吧?”
“你赶紧走走走,在我眼前看着就烦心。”
张霖封半认真半开玩笑似的把张嫣然往衙门口推,这时才注意到了门口的三人。
“陈业?那是陈业吗?”被推在前面走的张嫣然一眼就认出了那熟悉的面孔,“他怎么会来这里?”
“别是来找你的吧?”张霖封嫌弃道:“净园雅集在大前天就开始了,他现在才找过来,未免也太迟了!”
张嫣然也纳闷了,“不是,他怎么会知道来这里找我,谁告诉他我在这里的?”
带着满肚子疑问,张嫣然和张霖封走上前叫住陈业。
陈业自然也注意到了二人。
当着外人的面,陈业不能穿帮叫别人知晓他与张嫣然很熟悉,便干规规矩矩的尊称一声:“张大人。”
“陈业,你怎么会来这里?”张嫣然还是没能忍住心里的疑问。
衙役知道张嫣然是廉县县令,这次来余杭城是应了镇北王的邀请,才在知府衙门的后院暂住。
让他惊讶的是,张嫣然居然会认识这位来敲登闻鼓的“路人”,而且说话的语气明显很相熟,都能直呼其名了。
衙役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下意识回想自己刚才有没有说什么得罪眼前这位“路人”的话。
陈业此时已经不在乎身旁的衙役是怎么想的了,随即说道:“我是来找人,正好遇到你,我把事情跟你说更好。”
张嫣然立刻转身对张霖封说:“二……”
她差点把“二叔”这个称呼当众叫出来,但她与张霖封之间的关系可不能轻易暴露。
张嫣然清了清嗓子,重新改口道:“呃,劳烦王爷帮忙安排一间房间,供我和朋友叙事。”
“王爷?”陈业这才转头留意起从刚才开始,一直站在张嫣然身边的男子来。
张嫣然正式介绍道:“这位便是镇北王,张霖封。”
但她依然没有要把张霖封是她二叔的关系告诉给陈业知晓。
镇北王的名头,陈业还是听过的。
他知道镇北王是是上一位皇帝的亲弟弟,也一直被当朝皇帝所敌视。
如今的皇帝忌惮镇北王的威名,不愿张霖封割据北方,先把他调回皇城,后来不知为何又把他安排到江南东道的苏杭这边。
江南东道有苏杭宁绍四地,其中苏杭的经济最为发达,也最为繁华。
如果皇帝对镇北王有所忌惮,又为何把他安排到如此富庶之地呢?难道就不怕他网罗苏杭的财富、购买军械、“反攻”皇城吗?
如果要算起来,除了知府为江南东道最大的行政长官之外,再往下应该就是张霖封这位被下放的镇北王是第二大了。
镇北王也可看做类似于朝廷下放的采访黜置使。
采访黜置使负责监督地方州县的官员,并考察地方官吏的吏治。
镇北王虽然不一定有考察吏治的职能,但在苏杭两地应该是能说得上话的。
如果把有关忠庆门、仰忠门的事情告诉他,说不定他能有办法解决。
陈业立刻向张霖封发出积极的邀请:“有劳王爷安排了,我确实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告知张大人。如果王爷愿意旁听,那便再好不过。”
对陈业没有多少好印象的张霖封,万万没想到陈业居然会叫上他一起。
他疑惑的转头看向张嫣然,用眼神问道:你把我们俩之间的叔侄女关系告诉陈业了?
张嫣然摇摇头,用眼神回答道:当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