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他习惯性地扬着下颌,坦荡又大度地等几人笑完,这才不疾不徐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背什么背,要我说,这些东西根本不该存在。”
怎么说也在公司身居要职,又在职场摸爬滚打数年,燕鸿翔还算有些分寸,没把更直白不堪的话当着镜头的面说出来。
燕鸿翔看得十分透彻,什么发展战略、企业使命,不过是些写在财报上糊弄投资人的废话罢了。
难道公司离了这些东西就倒闭了?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一家公司没有企业文化,就像鱼没有自行车。
燕鸿翔也不明白,公司为什么要胡编乱造这些空洞无物的东西,大概是因为别人都有,自己没有就好像比别人差了一些。
结果有了“发展战略”还不够,又要有“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虚头巴脑的东西越堆越多,再过几年,一张纸都放不下了。
燕鸿翔借着这个机会,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合理之处:“光喊口号有什么用,背熟了又能怎么样?真正的企业文化不是空中楼阁的口号,而是落到实处的细节,是旅客在一趟又一趟的航班中体验出来的安全、准点和热情,是员工在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中获得的尊重、成就和幸福!”
燕鸿翔并没有用太大的声音,但字字句句掷地有声,顷刻间在众人心中掀起不小的震动,连见惯大场面的老师都悄悄湿了眼眶,用无声的注视表达着不能言说的认同。
“说得好!”辜白鸽兴奋鼓掌。
江鹭时也有一些钦佩。
他并不否认,在此之前,他确实抱有一点看笑话的心态。
堂堂公司少东,连企业文化都背不下来,怎么还有资格要求别人?
江鹭时冷眼旁观燕鸿翔狡辩,没想到的是,他不回避,也不粉饰,一番话鞭辟入里,直指公司积弊,看笑话的心思被字里行间迸发的诚恳驱散,留下的只有按捺不下的敬佩。
很奇怪,早已不是星耀员工的江鹭时,居然会为公司有这样一位未来的掌舵人而感动。
江鹭时又想起在星耀航空工作的日子,那时最怕的是投诉,其次是提问。
准备会提问,机坪提问,连回家都会被电话抽查提问。
问的问题有业务知识,也有企业文化,甚至细化到领导讲话内容。
前者问也就问了,毕竟关系到航空安全、服务质量。
至于后者,江鹭时始终不明白有什么意义,难道背得好就能飞得好?
他很意外燕鸿翔能有这样的建树。
大概因为他虽然是公司少东,却和所有普通员工一样,常年在一线参与航班生产,也就比某些颐指气使的领导更具务实精神。
江鹭时把感慨藏在心里,齐鸣鸥则把激动写在脸上。
其他人或感动、或敬佩,只有他站起来拼命鼓掌,仿佛遇到了救星。
“燕总,你说得太对了!”为了显示自己和形式主义一刀两断的决心,齐鸣鸥“刷刷”两下把写有企业文化的纸撕成碎片,“燕总,我支持你!背什么背,不背了!”
齐鸣鸥窃喜,哈哈,终于不用背了!
没等齐鸣鸥高兴两秒,燕鸿翔就变了脸色。
他一改方才大义凛然的样子,一脸尴尬地向齐鸣鸥解释:“那个……你不要误会,我只是阐述一下个人想法……嗯……”
燕鸿翔的声音越来越小:“该背还是要背的……”
“什么?”齐鸣鸥愣住了,他不明白,“星耀航空不是你家开的吗?你怎么能出尔反尔?”
燕鸿翔说:“星耀航空虽然是我家开的,但不是我开的,我确实……说了不算。”
为了让齐鸣鸥更充分地理解,燕鸿翔从公司组织运行的角度深入分析:“在董事会层面,我的职务是董事,我可以给董事会提意见,但不一定会被采纳,在公司层面,这件事应该归总裁办或者是品牌部管辖,但我隶属于飞行部,所以……抱歉……”
“……”齐鸣鸥傻眼了。
他听不懂什么董事会、总裁办,但有一点他听懂了,那就是……他还是要背这个该死的企业文化。
呜呜呜……
老师又给大家一些时间背诵,别人都在拼命记忆,只有齐鸣鸥在默默拼纸。
最后,几个人背得七七八八,勉强算是过关。
按照惯例,老师为表现出色的学员送上礼品,一个带有星耀航空涂装的毛绒小飞机。
林谦鹤双手接过,手指套在钥匙圈里,毛绒小飞机自掌心垂下来,惹得齐鸣鸥艳羡不已:“哇,好可爱,我也想要,呜呜呜,什么时候能轮到我……”
江鹭时记住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