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江鹭时再熟悉不过。
林谦鹤说的是厨房设备,那是“大服”时才会详细学习的内容,现在还没怎么接触。
江鹭时惊喜道:“你怎么知道?”
林谦鹤倚在服务台上,为江鹭时不见血色的脸孔担心,说:“不是只有你看了手册,我也有预习。”
江鹭时十分佩服林谦鹤的学习能力,做演员能做到最好,换个赛道当空乘,想必也能拔尖。
他随便一指,说:“那你知道这个是什么吗?”
话音未落,争吵声传来,齐鸣鸥和燕鸿翔又吵起来了。
江鹭时正要过去劝架,路过最后一排座椅,习惯性地看了一眼,立即发现不对。
架子上是空的。
他说:“少一个水灭火器。”
不用过多语言,林谦鹤马上检查过道左边的灭火瓶,说:“水灭火器是用过的。”
目光交汇,两人止不住地后怕。
不用问,这肯定是考核的一部分,节目组就是要趁他们松懈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教训。
还好被江鹭时发现了,不然等火烧起来,连灭火工具都没有。
江鹭时迅速规划出下一步,他大声喊出辜白鸽的名字:“检查前舱紧急设备储物柜的海伦灭火瓶。”
他的口令清晰而具体,不仅指出灭火瓶的位置,还说出了检查方法,以便让辜白鸽有章可循。
辜白鸽立刻进入状态,检查完毕后向江鹭时汇报:“灭火瓶在储物柜,瓶身、保险丝完好,黄色指针在绿色区域。”
两人一来一回为齐鸣鸥和燕鸿翔指明方向,他们暂时放下争端,分头检查其他应急设备。
监视器前,导演组集体发出一声叹息。
他们故意给嘉宾设下陷阱,就为了看他们手忙脚乱又互相埋怨的样子。
等冲突到不可收拾,再来一场和解,然后痛定思痛,相扶相携,共同迎来胜利。
多么好的剧本,居然被江鹭时识破。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通过对讲机询问:“导演,江鹭时要求配齐灭火瓶,怎么办?”
导演说:“听他的。”
灭火瓶配齐后,随着“叮咚”一声响,由节目组安排的广播声传来:“各号位乘务员注意,飞机即将起飞,请立即入座,系好安全带。”
第72章 纵情天空 你能不能管管他?
只有亲身经历过火灾的人, 才能切实感受到人在灾难面前多么渺小。
江鹭时恰好有这样的经历。
当时正在巡航阶段,他在客舱发水, 正巧看到有旅客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
江鹭时按照规定上前制止,中年男人充耳不闻,说得多就开始用“外国航空公司怎么不管,就你们中国人事多”搪塞。
说起来也够寸的,江鹭时的嘴好像开过光。
刚说了锂电池有可能起火,没过两分钟, 炫目的白光伴随着一声响亮的爆炸,充电宝真的烧起来了。
中年男人愣在那里,燃烧的火焰几乎和他融为一体,男人想跑, 却被小桌板和座椅卡住,根本无路可逃。
江鹭时距离他不足半臂远, 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脑中一片空白”。
也就是这两三秒的时间, 他眼睁睁地看着刺鼻的烟雾弥漫开,狭小的空间里一片混沌。
尖叫声响起,反应过来的旅客开始逃跑, 有的被安全带拽回座位, 有的和赶来察看情况的同事堵在过道。
询问声、命令声、哭喊声,还有燃烧产生的爆破声混在一起, 那是再先进的模拟器都模拟不出的场景。
即便有过预案, 也演练过无数次, 等真的遇上, 也被火烧没了。
大家不约而同地忘了所谓的“口令”“程序”,以及培训中无数次提到的“三人灭火小组”。
所有人乱作一团,要么没人去报告情况, 要么一堆人去拿灭火器,最后什么都没做成,全部堵死在看不清人的过道。
那种情况,江鹭时也不指望穿防烟面罩,拿灭火器。
面前就是水车,江鹭时拧开雪碧浇了下去。
业内人士都会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倒雪碧”自嘲,那是江鹭时第一次这么痛快地倒雪碧。
不分冷饮杯热饮杯,不管七分满八分满加不加冰,倒完一瓶又抄起可乐、矿泉水,更多的烟扑过来,呛得人不能呼吸。
火灭后,大家终于回过一点神。
报告情况、安抚旅客、发放浸了水的毛巾、把烧焦的充电宝泡在水里、等飞机备降……
面对被熏黑了一块的机舱,旅客们都在庆幸自己活了下来,江鹭时也有劫后余生的感觉。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