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后,天空放晴。
万里无云,太阳渐渐西沉。
落日余晖绚烂似梦,似打翻了调色盘,将天空渲染成一幅瑰丽多姿的画。
洗完衣服又简单洗漱后,柯莎站在窗台边,看着街上三三两两的往来人群。
镇民都不急不缓地在晚霞中散步,无法在任何人身上找到紧迫感。
越看,越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在这里定居就能远离枪林弹雨与明争暗斗,活得简单又平静。
不对!
她怎么会冒出这种想法?真是路易十六去协和广场——没有头脑!
柯莎为不理智的念头而警觉,不明力量能对身体造成影响,说不定也能扰乱思维。
不能闲着,把今日从船上醒来后的见闻都画下来。
先速写打过照面的那些人。
从船上的十位水手开始,然后是沿途看到还有印象的人,最后是书店店主与旅店老板夫妇。
总计32人,当20幅肖像成稿,近三个小时过去了。
时间接近晚上七点,窗外已经暗了下来。很快,再有六七分钟即将完全天黑。
柯莎揉揉额头,她仍旧不觉得饿,但一股汹涌的疲惫感涌了上来。
放下画笔,准备去找对面的「西格森」先生,之前依稀听到房门开关的动静。
出门前又翻了一遍画像,别扭的感觉冒了出来。
画像有点不对劲。
调整了顺序,不以今天见面的顺序,而是按照年龄排序。以二十岁左右为界限,小于20岁一组,大于20岁是另一组。
前一组与后一组的骨相竟然在眉宇间有差异。
尤其是后一组,不同家庭的成年人怎么会有莫名相似呢?
荒诞!
简直是对人类基因遗传规律的挑战。
四个孩子与其家长六人对比,孩子与父母的骨相有差别。但家长们彼此之间竟有面容相似点。
难道这些孩子都不是亲生的?这些家庭的大人反而是有血缘关系的近亲?
还是不对。
柯莎想到颇有夫妻相的老罗宾森夫妇,还有隔壁的书店店主。
三人的年纪都大于二十岁,与超二十岁一组的人物画像对比,在眉宇也有相似处。
印斯茅斯镇民近亲的概率太高了吧?
如果这可以用小镇不常与外部通婚去解释,新的问题又来了。小于二十岁的人群为什么会没有相似的眉眼骨相呢?
难道印斯茅斯人会在二十岁左右进行一次突破式发育,尤其是在面相上发生变化?
这是哪种生物规律?
柯莎疑惑时,听到房门被敲响。
夏洛克:“是我,西格森,为您捎来了晚餐。”
“请进。”
柯莎打开门,反手关上时,就见餐盒被随意搁置到柜子上。
这次,夏洛克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接建议:“我没有感觉到饿,如果您也不是很饿,还是不吃往晚饭比较好。谁也说不好吃了印斯茅斯的食物会造成哪些影响。”
柯莎认同,“谨慎是对的,我也没觉得饿。正好我想去找您,下午有点发现。”
“稍等,请让我先说一点。”
夏洛克不由晃了晃脑袋,试图让发沉的脑袋保持清醒。
“我去出镇小路试过了,它很危险。走了五十米远,山坡突然滚落大量石块。”
所以,再谈其他事之前务必要牢记这一个警示。您不能再走那条路去冒险,一不小心就会送命。
这些言下之意没说出来,夏洛克的眼皮猛地变沉。
困意就像今天午后的大雨,来得又急又猛。
现在他非常困,困到多说一个字都累。
就像是被强制断电一样,努力单手撑住墙面,可再也站不直了。
“西格森先生?!”
柯莎伸手扶住,但也感到一股强烈的困意突袭。
勉强将人送到沙发上躺好,她也支持不了,靠着沙发迅速睡着。
此时,太阳彻底沉入地平线。
黑夜降临了。
海浪侵袭印斯茅斯沙滩,夜色下的大海变得诡谲阴沉,似有一声声呢喃从深海传来。
印斯茅斯镇灯火通明,似乎一切如常。
旅店一楼,老罗宾森夫妇津津有味地吃着饭,完全不知楼上客房的情况。
扎辫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