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 第72章 我们看见一匹白马

第72章 我们看见一匹白马

第72章 我们看见一匹白马

距离兴威城三十里的木寨关隘。首发免费看书搜:86看书 86kanshu.net

吴三桂恭敬的向木制佛像点燃三炷香,旋即插在案几上的香炉上。

他是不信神佛的。

甚至年轻时在辽东舅舅麾下杀敌,只觉得什么神鬼仙佛的庇佑,都不如他手中的利刀来的安全。

每次回到京城,看见那些香火鼎盛的寺院道观,和络绎不绝的香客。

他都嗤之以鼻,打心里看不上。

达官显贵们把供奉的钱财给他们这些边军做军饷,边关的将士日子都会好过不少。

哪怕置办火器,修葺甲胄,也能多杀几个鞑子。

但现在年纪大了,不知出于什么缘由,开始敬畏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清廷封他亲王,世镇云滇,他大扩王府,都还在府中修了座佛堂。

正如大明在崇祯朝虽然有亡国征兆,但怎么看也能苟延残喘几十年。

李自成那些逆军一次次被击败,关外的代清也始终突破不了关宁锦防线。

后来崇祯帝就稀里糊涂被逼死在煤山上。

本以为天命在李自成,结果上天给了他在山海关的选择。

永历年初,天下反正,张献忠的旧部出滇两蹶名王,怎么看大明天命都未尽。

可能要与代清形成两宋格局。

但李定国和孙可望又内乱自残起来,让代清平定了天下。

就连朱慈煊也是。

费如此大功夫,修筑不下关宁锦的防线,又因为背后遇敌,慌乱仓促下丢失六十里木寨。

到底是年轻不擅兵事,坚壁清野,继续坚守,也能拖至清明瘴起。

让他们清军付出惨痛的代价。

命运如此,吴三桂又怎么能不信。

瞥了眼佛堂中密密麻麻的长明灯。

吴三桂微微皱眉,内心深处那份不安又再度涌了上来。

“来人,把这些长明灯全部吹灭,谨防走水。”

也不知洪沙瓦底是真的富裕,还是朱慈煊太过奢靡。

用了那么多香油来拉拢洪沙民心。

一座营寨就是数百长明灯,给洪沙兵点着。

每座木寨都有一座佛堂,十余桶香油。

就连每座佛堂里的佛像,一看便是积年供奉之物。

火烧连营吗?

朱慈煊就算年轻,李定国白文选马宝也不会这么蠢吧。

哪有用自己辛苦搭建的营帐来火烧的。

春分时节多雨,洪沙瓦底又这般潮湿,烧的起来吗。

光木寨缴获的火炮火铳火药,都够吴三桂打造一支不逊色三顺王精锐的强军。

谁家诈败,丢这些东西。

有这些火器,足够爱星阿到来,直接打穿洪沙瓦底,将永历和朱慈煊赶至南洋。

到时候彼辈和郑延平联合,作乱沿海,就和他吴三桂无关了。

“王爷,我已将辽东本部五千兵马交给马宁将军了,估计不日就能攻下兴威城。”

吴国贵面带喜色的回来禀告道。

吴三桂微微颔首。

总算赶到清明前完事了。

随即看向吴国贵身后的几个俘虏。

他之所以没有赶到兴威城下亲自督战攻城。

就是坐镇后方,严防逃窜的明军洪沙兵偷袭。

吴国贵见状开口道:“我回来时,看见有明军哨探窥伺我军,就令人抓了几个探子。”

“本来有几十个哨探,但他们躲进山林里,就抓到这些跑的慢的。”

听到斥候如此多,吴三桂愈发蹙眉。

但还是先询问自己最关心的,朱慈煊怎么如此短时间修造这么多关隘的。

孰料这些都不是掸族人和洪沙族人。

还是找了好几个翻译通事,才听懂其中孟族士兵的言语。

“朱慈煊了十几万两黄金,动员十万之众,亲自指挥修建的。”

营帐中的所有清军将领都感到匪夷所思。

黄灿灿的金子啊,就这么白白给老百姓了。

徭役不用给钱的啊。

修边筑墙是黔首百姓应该做的啊。

不听话,杀了呗。

鞭子不比黄金好用?

吴三桂更在意其他:“你说朱慈煊清空周围四郡百姓,许诺他们十年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