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闲论
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夏至。免费看书搜索:找小说网 zxsw8.com
从去年十月,吴三桂得到残明皇帝的消息,开始往滇西派兵,屯军边境。
到明军三路入滇,代清固山贝子阵亡,清军转攻为守。
半年时间,局势变化的不可谓不快。
但1661这个辛丑年的剧变,在经历了甲申国变,明顺清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云滇的大明朝臣还是很快的适应过来。
反倒是云滇的百姓有些无所适从。
永历十二年清军三路入滇,大明节节败退,天子南逃狩缅。
在经过吴三桂和清军的劫掠屠杀圈地,土司百姓们似乎能稍微喘一口气,但紧接着大明又重新打回来。
太子殿下免除税赋,赈济百姓,当然让地方能继续活下来。
但代清平西王撤至滇东边府时,可没放过楚雄昆明武宁等地的百姓。
明清双方都开始抢民之争。
滇中滇西自然又是哀嚎遍野。
而景栋府夹在两山之间,虽易守难攻,但粮秣运输,派兵遣将也是十分不便。
大明朝野浅浅商议,决定迁都至,永历帝情愿逃至异邦,也不想移跸的大理府。
苍山之巅的皑皑白雪,洱海之畔的粼粼波光。
端是大好风光。
但却难以让大明的文武群臣心生沉醉。
甚至暑气烘人,让众多文武愈发烦躁不堪。
却说,半辈子都在逃跑移跸的永历帝,在大西军联明抗清后,被孙可望挟持软禁安龙。
虽不自由,但好歹没有危险了。
大明朝廷大臣,也不像瞿式耜陈子壮他们一样,时刻为殉国做准备。
而十八先生案后,永历帝的朝臣班子也是安稳运行了四五载。
如果永历帝朱由榔死在夷荒,这套班子也能完好的继承到太子麾下。
但永历帝这不是在阿瓦城活的好好的嘛。
朝臣当然愿意拥护能带大明再次中兴的太子殿下。
然而太子朱慈煊好像对他们不太信任,或者对他们的能力有所怀疑。
如果不是太子打回来的太快,吴三桂撤退的太果断。
外患未除下,朝臣们也能和太子慢慢接洽。
现在暂时没有军事威胁,安稳下来后,南明的旧事传统又要重新开始上演了。
至少很多文武对太子在阿瓦城设立的临时七卿阁臣很不满。
陈安德、任国玺、邓士廉。
这三人有资格入阁,做六部尚书吗?
……
大理作为茶马古道的关键节点,马帮和茶商往来的必经之处。
食店客栈是不缺的。
一间以土锅鱼为招牌的食肆,有三名大明朝臣此刻却很是轻松。
金维新招呼着另外两人:“玄初、惟馨,快来尝尝这洱海之鱼。”
“可是十分有大理特色。”
刘玄初望着红青相间,木瓜乌梅点缀的土锅鱼,口齿生津,听了招呼直接夹上一块鱼腹肉。
而字惟馨的刘苣瞥见鱼汤飘着的番椒,犹豫几下,还是转筷向另一盘鲜美的鸡肉。
太子想吃番椒,蜀人的太后皇上也喜辣,从南洋南蛮朝贡来的番椒并不少。
部分商人也是趁机在云滇打开市场。
且说,这三人早先是无论如何也尿不到一块去的。
甚至彼此就是政敌。
刘玄初的故主蜀王刘文秀,是被晋王李定国幽禁而忧愤病故的。
而金维新本身就是李定国的军师,难说其中有没有其出谋划策。
金维新此前与奸贼马吉翔结纳为党,驳斥了刘苣移跸川南汇合攻打重庆的夔东十三家的方略。
金维新本人,就是刘苣言说亡国奸贼之一。
即使不谈政治,论出身,三人也很难坐在一起。
金维新是大西军在云滇时,地方推举上来的。
刘玄初是川蜀秀才,早先混在川南军阀之中,刘文秀平定川蜀,才加入永历大西政权的。
至于刘苣,是根正苗红的大明永历臣子。
永历三年,兵马倥偬之际,朝廷开科取士,刘苣就是彼时考上,做了庶吉士,后来官至佥都御史。
光是吃食,刘苣这个粤东进士,就和川滇的刘玄初金维新,坐不到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