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国公瞿式耜没钱给将士发饷,都要拿妻子的发簪来犒赏军队。
这一千万两拿给总督湖广的何腾蛟,督师顺营的堵胤锡。
至少能坚守住西南,等大西军出滇,足够和代清划江而治了。
话说回来,大明文臣们如此作派,朱慈煊怎么敢把钱交给他们。
而听说太子殿下要将三千万两全留给军队。
不少大臣都微微颔首,又一时愕然。
治理完地方,重新征税,不是更源源而来嘛。
四万大西旧军能多少钱财?
但想到邓士廉任国玺等人说太子要五年平虏。
不少人心中只觉牙酸。
大西军出滇五年,他们也就艰守云贵川湖,在西南一隅与清军对峙。
五年平虏?
五年能打回南都,都要感谢二祖列宗的保佑了。
几个精于算术的文臣心中飞速估量。
别管是不是五年平定天下,至少要准备十万精锐饮马长江。
十万大军的月食粮饷马料火器,五年至少要三千五百万两。
眼下只有近五万的大西旧军,还要准备训练装备五万新军。
新军的甲仗马匹又是小两百万。
几位估算的文臣也齐齐牙酸。
别说从太子腰兜里掏钱,现在他们还欠太子的北伐大军,七百万两。
这还没算将士阵亡的抚恤。
按崇祯朝一个普通士兵三十两的抚恤金,又是至少一百万两支出。
欠饷欠抚恤?
西营忠贞营可不少被欠饷的大明边军出身。
左良玉何腾蛟这两人,为了给军队发饷,也没少纵容将士屠城抢劫。
三千七百万,自是个天文数字。
但据刘玄初所说,去岁伪清朝廷光支出军费就是三千五百万两。
大明如果想要抗清,每年小一千万两是必要的。
孙可望当初是怎么做到的?
唯一的幸好,是郑延平那十万大军不用他们管。
否则,也别抗清了,大家收拾收拾行李,到南洋重建南明吧。
朱慈煊端坐大堂主位,微微扫过文武群臣。 左右两边泾渭分明。
左边李定国为首,下是邓士廉和任国玺,以及朱慈煊的军师武将。
右侧则沐天波为首,三位永历阁臣,以及一批文武旧臣。
永历帝滥官滥爵,大理府现在侯伯满地走,国公多如狗。
不算大西旧军的将领,大大小小的文臣武职有小两百人。
留在阿瓦城,挨过三清教育的文武都还有数十人呢。
外貌修伟的扶纲出列开口:“殿下,国家倾危待覆,需以行稳。”
“朝堂上下,无不愿随殿下收拾山河,还于两京。”
“然现在我们偏安云滇边隅,当以长远为计,莫求数年实现中兴。”
沐天波也适时出声:“太子殿下,我们虽有东吁勃固二国为根本。”
“但殿下许以轻徭轻赋,光是整顿南蛮列国,就需两三载时间。”
“殿下常言晋王和延平郡王为国之二柱,然晋王也是在云滇休养三载方才出滇,延平郡王更是收拾海外,养精蓄锐十年。”
“首要之务,需将清军驱逐出云滇,然后安稳云滇,与民休息。”
朱慈煊不由蹙眉。
扶纲是永历朝廷的首辅,雷跃龙年迈没有太多精力,扶纲和李定国分管文武。
不知道朱慈煊有挂,当然是老成持重的建议。
沐天波就不多说了,朱慈煊拿了沐王府的积蓄,就开始和朱慈煊不对付。
风上之地有什么好整顿的?
每年朝贡提供的粮秣少半点,派一支军队敲打一下就是了。
朱慈煊望向扶纲后面蠢蠢欲言的群臣。
真有点烦,全部送去东南亚吧。
“黔国公,你说郑延平,可知他如何盘踞海外十年,而兴二十万大军差点收复南都?”
沐天波微微一怔,犹豫开口:“当是海上贸易利润丰厚,臣闻崇祯时钞关税额即有二十万两白银。”
大明朝中后期可没有闭关锁国。
隆庆开关,海上贸易蓬勃发展。
欧洲开发美洲,曰本银矿的挖掘,白银源源不断的流入华夏。
诞生了汪直郑芝龙这样的大海贼。
大明躺着收钱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