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 第99章 改元神武

第99章 改元神武

侧的扶纲立即出声:“黔国公,乌斯藏哪来的蒙古人?”

“二祖平定天下,乌斯藏不是已经脱离蒙古附属,朝贡我大明了吗?”

邓凯拱手应声:“正如黔国公所言,确实是乌斯藏的蒙古人。”

刘玄初紧跟着开口:“这件事,臣倒是有所耳闻。”

眼见众臣纷纷侧目看向自己,刘玄初也不卖关子。

“三个月前,乌斯藏的和尚和蒙古干特台吉派来使者。”

“一是祝贺伪清攻克云滇,二是向吴三桂请求在北胜州互市茶马。”

沐天波也向群臣简短介绍了下乌斯藏的蒙古人。

或者说和硕特汗国。

是成吉思汗兄弟的后代所建立的。

早先在西域,后来乌斯藏内乱,受邀进军,统一乌斯藏诸部,继而窃权称汗。

扶纲缓眉道:“如此只是偏居乌斯藏的国家,理应不会插手大明与伪清的战争。”

朱慈煊摇头否决:“扶阁老,伪清满蒙一家,就是八旗中,蒙古人也不少。”

“别希求蒙古人不会应东虏邀约而兴兵。”

朱慈煊刚得知多隆传来的情报时,也是一阵无语。

乌斯藏那种地方,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统一政权又让他碰上了。

代清能毫不廉耻的将乌斯藏这种附属纳为国土,除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就是满蒙一家亲。

只能说,十七世纪前中期,世界各区域各国都趁着火器的兴起而强盛,唯独大明刚刚好赶上了王朝末期。

刘玄初也是颔首,出列正色道:“好叫各位阁臣知道。”

“和硕特汗部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归顺了伪清,东虏入关后,更是多次派出使臣至京城接受伪清朝廷的册封赏赐。”

“乌斯藏早先没有向云滇的沐王府交好互市,也是等吴三桂占据云滇后方才来使。”

听闻此言,堂中群臣们恍然之余,又是紧张起来。

附属出兵帮助宗主国嘛,他们又不陌生。

远的不说,太子殿下反攻云滇,不就是南蛮列国出的力吗。

之前和硕特汗国没有出兵协助清军,也是路途遥远,来不及沟通。

譬如暹罗,一旦得知大明天子的情况,就私下支持太子和晋王。

而他们真正紧张的,就是现在所处的位置,大理府。

文臣也是饱读史书,就算茫然无知,在身边的官员提醒一二,也恍然过来。

蒙古覆灭大理就借道了乌斯藏。 在前面的大理南诏,更是在滇西北和吐蕃干了好几番仗。

朱慈煊皱眉说道:“如此说来,要在北胜州和丽江府,部署守备了?”

大理府位置有些尴尬。

要是和硕特汗国真的出兵,就要面对丽江蒙军和楚雄清军的两面夹击。

当即有文武出言,大理府不太安稳,需将朝廷播迁至永昌。

有些醒悟过来的任国玺和邓士廉,更是激进道,永昌也不安全,朝廷当赶赴阿瓦城,与圣驾行在一起。

彼时清蒙联军真的势大,还是要在永昌腾越三宣对敌固守。

扶纲愣了一会儿,看了眼言词浮夸的邓任二人,然后从锦衣卫都指挥使邓凯一扫而过,视线落在面无表情的太子身上。

他也明白过来,这是太子的堂皇计谋。

以蒙古人为引子,假言大理危险,借机将文武群臣们都赶去阿瓦城,以防旧臣们掣肘。

多数文武如果真不怕死,当初就和他力谏皇上严守昆明永昌了,或者和他与雷跃龙一样誓不投清,返乡隐居了。

扶纲回身而望,多数旧臣脸上有所意动。

旁边的雷跃龙闭目休憩,他的地位,新旧臣子之争,当然不关他的事,年迈没有太多精力,在永历朝多数时是个吉祥物。

扶纲心中也清楚。

军队因为国库三千万两全部用在他们身上,绝对拥护太子。

地方土司和沐王府也因为南洋贸易,被太子拉拢过去。

有地方和军队,文臣们也翻不起浪来。

而张作宸这些永历亲信,和那些排斥隆武帝的道德君子,更是上不了台面。

说白了,扶纲并不关心太子的私人班底。

陈安德、任国玺、邓士廉虽说资历、官职、年龄都不够格入阁,做一部尚书。

但说到头也就三个人,现在残缺的大明中枢,又不是没这空缺。

将孙顺或者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