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 第116章 带枪不带笔

第116章 带枪不带笔

说真的,不是朱慈煊。

换作其他人,局势已经攻守逆转,该在本土境内的纳莱说了算。

但谁让风上之地的国王们,遇见了罗刹鬼。

能用千八百兵灭国的大明太子。

最擅长突袭冲阵斩将的朱慈煊。

莽白十万大军都被他突到脸上。

纳莱哪怕不顾及四方敌人,将全国军队尽数调来保护他。

没有城池依靠,也没有啥安全感。

等看到要北上的明军大多都在吞武里港口驻扎,开始准备登船了。

瞧见朱慈煊周围只有不到百人的护卫。

总算确定不是鸿门宴的纳莱,才前往盟誓册封的高台。

纳莱在帕碧罗阇和曰本人的护卫下,带着波斯首相,正式参拜朱慈煊。

“去年的雨季稻,大多用在对东吁莽白别岱蕴的军事上了。”

“凉季稻也多朝贡大明,以支持太子殿下复国。”

“是以今年的热季稻减产,暹罗国内难以补充朝贡大米。”

面对比自己儿子还小的朱慈煊,纳莱低声下气道:“是小王和暹罗之过。”

“小王已让各地土司入山搜寻象牙犀角,送去阿瓦城的大明行在。”

“亏欠的朝贡大米,也安排人手筹备金银柚木,以五倍的粮价折算,送往马都八城。”

朱慈煊看着跪在地上请罪的纳莱。

自古以来,只有暹罗人跪华夏人。

便是流寓暹罗的汉人,也少有跪地拜见暹罗王的。

至于纳莱的话,已经从范德兰口中知晓暹罗在卖给荷兰人大米的朱慈煊嗤之以鼻。

朱慈煊淡淡道:“自洪武年间,我大明册封尔国,两国便开始邦交。”

“洪武年,你们朝贡就多达二十余次,从太祖皇帝到先帝崇祯,近三百年,大多也是三年一次朝贡。”

“孤不疑你们暹罗的忠诚。”

“毕竟前有纳黎萱王在神宗皇帝时复国,向大明兵部请书出兵平倭。”

“你父亲巴萨通王听闻崇祯先帝殉国遇难,也拿出神宗册封的诰命与金印,面北邀祭。”

朱慈煊抬手让纳莱起身:“至于你纳莱王。”

“对大明也是忠心耿耿,我见过不少暹罗汉人。”

“他们都说父皇移跸云滇,暹罗就商讨愿意出兵协助大明抗清,乃至邀请孤的父皇入暹避难。”

“及至父皇狩缅,遭受东吁囚禁,你们也接纳流落暹罗的岷王世子一行人,更是联络晋王愿意救驾。”

“相比安南洪沙,你们暹罗无愧我大明宗藩。”

“粮食减产,皆是气候所致,些许小过无足挂齿。”

“孤邀你来受册封,也是我大明终究是中土之国。”

“孤这番北上,以后可能再难至风上之地,到时朝廷行在也会随后北返。”

“依你暹罗三百年来的至死靡它,忠贞不二,孤当以大明太子身份,亲自为你册封。”

大松口气的纳莱当即喜上眉梢。 大明还是那么关爱小弟,大明太子虽然要钱粮要的多。

但和他曾祖父神宗皇帝一样,对暹罗宽厚啊。

“暹罗国灭,纳黎萱王是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下,才得以摆脱东吁控制,让阿瑜陀耶复国。”

“太子殿下又亲自灭了暹罗世仇的东吁莽氏。”

“大明的恩情我们还不完,复国灭仇的大恩,暹罗纵然倾尽国力也该支持大明抗清,恢复河山。”

朱慈煊又宽慰两句,随即以明日就要登船北上为由,邀纳莱登上高台受封。

暹罗首相阿拉拍查看见大明君臣人人披甲带刀,心中瞬间一凛。

册封仪式披甲带刀做什么?

大明不是最重礼仪,怎么就披了件宽大的礼服呢。

阿拉拍查趁着国王带着子女换上祭祀礼服,连忙拉住国王:

“王上,有些不对劲。”

阿拉拍查手指朱慈煊身上的金色鱼鳞甲:

“大明太子和群臣人人披甲,怕真的是凯撒的元老院。”

“你看,就连那小潘大人,都穿着甲胄。”

纳莱顺着首相的手指方向,也发现了异样。

除了大明太子和几个文臣外国人,其他大明将士都带着武器。

帕碧罗阇发现纳莱王的踌躇,连忙道:

“王上,首相,不打紧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