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天玑问仙人:
“喝了真的就会好吗?我不想死的不明不白。”
仙人沉默了一会儿,道:
“我们来这是为了清理这些尸体,以免感染到其它人。你身上的症状很严重,能活到现在已经是奇迹,想要活下去很难,也会很痛苦。”
说着,仙人将那碗汤药交到了她手上。
“有时候,死了比活着舒坦得多。”
陆天玑手中捧着那碗汤药,确切的来说,那是一碗能让她走得安详的毒药。
棕黄色的汤药上映出她的脸,那是一张被瘟疫折磨得丑陋不堪、憔悴至极的脸,看着她自己的模样,陆天玑觉得心有不甘。
忽然,陆天玑将捧在手中的碗一把摔在了地上,汤药迸溅到她的伤口处,她却毫不在意的跪在了地上,一遍又一遍的朝她面前的仙人磕着头。
仙人赶忙将她拉住,陆天玑却双手抓着地上的泥土,抬头望向仙人,道:
“什么痛苦我都受得住,求您救我一命,我想……好好活着。”
第2章 不吃素的兔子?
仙人名唤烛华。
烛华决定救陆天玑,不仅如此,她还将陆天玑带回了三清宗,行了拜师礼,收在了自己门下。
后来,陆天玑问她为什么要收下自己,烛华说:“相遇即是缘分,你我有缘,我便救你一命。”
在正式成为一名道士前,陆天玑在三清宗养了三年的病,才将身上的瘟疫完完全全治好。
等她熬过那三年,才终于扔掉了那具满目疮痍躯体,穿上了灰青色的道袍,成为了三清宗的一名道士。
烛华告诉她,三清宗的三清是清心寡欲的清,清风劲节的清,清微淡远的清。
可陆天玑做了道士后却觉得,三清宗的三清是清贫如洗的清,清规戒律的清,清锅冷灶的清。
三清宗倒也不是真的贫困,只是宗门中的人太过节俭,连道袍一个人也只发三件,但规矩却多得吓人。不仅如此,三清宗一日三餐,餐餐寡淡。
陆天玑成为道士的第五年,烛华得道飞升,成了一位真正的仙人。
一起飞升的还有她在宗门中结交的一位好友——沐尘。
沐尘的运气一直都很好,这回得道飞升也多少沾了点运气,沐尘高兴得夜里睡不着觉,于是她拉着陆天玑一同去藏书阁喝酒。
平日里,藏书阁是三清宗最为肃静的地方,在藏书阁的正中央摆着三清宗的宗规,那书巨大无比,让人看了脚底发寒,心头发颤。
其中有这样一条:藏书阁内不得喧哗,不得用饭饮水。
还有这样一条:三清宗弟子不得饮酒。
陆天玑与沐尘早就对这些宗规心有不满,她们是修道之人,又不是遁入佛门了,餐餐寡淡也就算了,还不许人小酌一杯?
于是,两人趁着今日高兴,准备坐在宗规下面好好潇洒一回。
只是两人酒量都不行,几杯酒下肚,两人便觉得头脑发昏,起身回去时步子也摇摇晃晃的,她俩互相馋着走出藏书阁,虽然已经极为小心,却还是不小心碰到了烛台。
烛台“嘭”的一声倒地,蜡烛恰好就落到了宗规上面,刹那间,那本写有宗规的书被点燃了。
见状,沐尘喊到:
“快,弄水来。”
陆天玑这些年学了许多法术,虽然做不到呼风唤雨,但凭空变些水出来对她并非难事。
只是方才的酒让她头脑发昏,她竟不记得那些法术怎么用了。
沐尘看着也懵了,手在半空中比划半天,一滴水也没变出来。
于是两人愣在了原地,眼睁睁的看着烈火熊熊燃起,等救火的人赶到时,那本宗规已经化为灰烬了。
隔日,两人齐齐跪在了思过石前。烛华用法术在藏书阁摆了一块巨石,足足有三层楼那么高。
除此之外,烛华还丢给她们两个凿子,道:
“三月之内,将宗规亲手刻上去,不许用法术。”
陆天玑与沐尘凿了三个月的石头,期间陆天玑发誓,以后再也不会碰酒。
宗规凿好后,两人的胳膊酸胀无比。还不等她俩歇一脚,烛华便告诉她们,除了凿宗规,还有其它惩罚。
沐尘受了三道天雷,被迫下凡历劫。而陆天玑则是被封了法术,被扔在云泽镇思过。
临走前,烛华说:
“两年为期,到时候我云游回来便去接你回宗门。”
云泽镇处在人界与妖界的边缘,又名妖怪镇,镇子中的妖怪都是相对乖巧的妖怪,那些嗜血如命,杀人放火的妖怪早已被三清宗收服。
只是陆天玑是个道士,与妖怪水火不容。镇上的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