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晃去,心里莫名觉得十分安稳,于是继续端起碗,吃起了面。
妇人却道:
“不行,我还是觉得不妥,妖怪那东西太可怕……”
“也没有那么可怕。”
“不妥不妥……”
说着,她便晃到屋外。
陆天玑在屋里喊她,她却好像没听到似的,自顾自地往前走,围着村子走。逢人就说自己家的孩子要弃她而去,要出家了,这可要她怎么办才好。
这两句话越传越离谱,到了傍晚,村里的婶婶们都来劝她不要走。
一个婶婶说:“听说你不要你娘了?”
陆天玑大惊失色:“胡说,谁乱说的?”
婶婶:“你娘。”
另一个婶婶又问:“听说你还要削发为尼,出家当尼姑去了?”
陆天玑一脸无奈:“不是,我是上山做道士,收妖的那种道士。”
婶婶们才恍然大悟,齐齐点头,“哦”了一声。
临走前,婶婶们还是规劝了她几句:“你可不能出家,你出了家,等你娘年纪大了,谁来照顾她,你家离那几亩田谁来种?”
人群中,一位婶婶频频点头:
“我看,你要么种田,要么读书。”
穿着花布的婶婶接了话:
“我看还是读书好,若是日后读出个名堂,你娘还能跟着沾沾光,还记得李小花吗?人家前几年就考了个秀才,如今听说在京城高就呢,她娘也跟着搬去京城了……”
闻言,婶婶们纷纷赞许:
“哎呦,厉害厉害。”
嘈杂的人群中,陆天玑忽然来了句:
“做道士能长命百岁呢。”
顿时,婶婶们都瞪圆了眼:“真的啊?”
“比真金还真。”
某位婶婶却不屑一顾地在人群中高呼一声:
“切,瞎说,前些日子我还看到有道士死了呢。”
陆天玑道:
“也不是所有道士都能成仙,不能成仙的,自然就会死。”
婶婶道:“那你怎么知道自己一定能成仙,我看还是读书好,读出名堂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陆天玑手里握着剑:
“实不相瞒,我得了一位仙人真传,知道如何修炼成仙,长命百岁。”
听到仙人,婶婶们眸子里亮得吓人:
“仙人?”
“嗯,那仙人剑法一绝,不信我给婶婶们耍两招。”
说着,她便抽出剑,耍了一套极为漂亮的剑法。这剑法刚柔并济,剑气所到之处掀起一阵清风,清风拂过婶婶们额前的碎发,让她们从头到脚冒气了一阵寒气。
最后,一道白光从她们面前飞过,落到了剑鞘中。
婶婶们这才拍手叫好:
“好啊,好啊,好,做道士好。”
“我就知道这世上一定有仙人,你们还不信。”
“谁叫那长命百岁的仙人不轻易露面,凡事都要讲究一个眼见为实嘛……”
听后,陆天玑收了剑,笑道:
“若是婶婶们不嫌弃,我可以教你们长生之术。”
婶婶们顿时来了精神:“怎会嫌弃,婶婶们高兴还来不及!”
“我就说,这孩子从小就有出息……”
“我看做道士比种田读书好多了!”
于是,大伙白日里种庄稼,到了傍晚便跟着陆天玑学那长生之术,她娘自然也被她强行拉到了这一队伍中。
学了半月有余,婶婶们都觉得身子好了许多,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干起活来都精神多了,如今种起庄稼来都得心应手了许多。
大半年后,村里的人不仅身子强壮了许多,还大多都学会了一些小法术。
这半年里,村里遭过一次山匪洗劫,那山匪背着大刀,骑着高头大马找村里的人要粮食,被婶婶们轻而易举擒于马下,五花大绑地捆了起来,剩下的山匪见情况不妙,纷纷落荒而逃。
最后,山匪们赔了一些白面,才将那些被绑的山匪换回来。
村里的人越发信任陆天玑,更有甚者将她看得同那尊兔仙神像一样重。
陆天玑做这些也是有原因的,她想若是婶婶们身体好了,又会了法术,日后村里再有瘟疫,一定不会就那么死了。
可真当村子里再次出现瘟疫时,婶婶们还是没能招架得住。
瘟疫和上次一样,不知为何而起,村民们也只是一味的拜神求佛,每日拖着病弱的身躯去寺里求那兔仙保佑她们,除此之外,她们便整日躺在床上,像是在等死。
来她这儿学道法的人一日比一日少。陆天玑看着面前这些面黄肌瘦,身上长出脓包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