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吃不饱,还要拿粮食供奉兔仙。
于是,她不由分说地将那兔仙神像劈成了两半,一声巨响后,受供奉百世的神像就这么没了。
她手里握着剑:
“求仙求神不如求自己。”
婶婶们气得说不出话,只能指着她一个劲的咳嗽:
“你你你……”
陆天玑面上却极为冷静:
“你们每日吃的那么少,就算没有瘟疫也活不下去。”
说着,她转身将那些粮食分给了大家。
“我知道如何治好瘟疫,婶婶们好好吃饭,这样才有力气。”
只是这治病的法子极为艰苦,她是经历过的,那时在三清宗,足足治了三年才好。
这儿不比三清宗,没有精心培育的草药,也没有上好的法器。只不过过了几日,村民身上的症状渐渐好了,再过些日子,村里的瘟疫消失了。
实在是奇怪。
陆天玑想,说不定就是那尊神像的问题。但问题既然已经解决,她就得走了。
她本意是悄悄溜走,只是等她前脚刚踏出村子,婶婶们便忽然出现,堵在了村口:
“不要丢下婶婶们啊……”
“不要走不要走。”
她娘也穿过人群,上来握住了她的手,眼泪纵横:
“不要丢下娘……”
陆天玑有些为难,只能搪塞她们:
“我不是丢下你们,我还会回来的。”
“骗人,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这里是哪里,你走了,我们就都会死。”
婶婶们将她围着她:“你想婶婶们死吗?”
第55章 成……成婚?
她娘紧紧拽着她的手:
“不能走啊, 娃……”
婶婶们拉着她的胳膊,将她往村里推:
“是啊是啊,你可不能走, 你走了婶婶们怎么办啊?”
一路又推又拉,陆天玑终于被她们拉回了那间茅草屋里。
她坐在长凳上,有些许无奈地看着面前的婶婶们:“婶婶们这是做什么?”
婶婶们道:
“你走了, 你娘怎么办?谁来给你娘养老?还有你家里的那些地怎么办?”
她娘坐到她身边, 抚着她的手背, 苦口婆心地劝她:
“是啊, 娃, 你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是啊是啊……”
婶婶们七说八说,最后还门给堵上,一排一排的挡在她跟前:“娃啊, 你要是执意要走,就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她娘也挡在她跟前,和婶婶们站在一起:
“对,从娘的尸体上踏过去。”
这幻境中时间过得飞快, 晃眼间就过了三年多。这三年里,又是跟着婶婶们种田, 又是带着婶婶们修道, 又经过了瘟疫,这些虚幻的光阴让她觉得无比真实,站在面前的这些有血有肉的人是她的亲人们,若让她此时对她们拔刀相向,她还做不到。
陆天玑别无他法, 只能暂时留了下来。
婶婶们为了让她永远留在村里,于是将她娘拉过去, 开了一个小会。
带头的那个婶婶坐在正中间,旁边坐着陆天玑她娘。她道:“各位也知道如今是个什么状况,这里不过就是一个幻境,若是让小陆走了,我们就会魂飞魄散。”
身旁的婶婶点头:
“是啊,这样一来,我们学这长生之术毫无用处。”
她娘问:“留得住一时,留不住一世啊,这可怎么办才好?”
婶婶们沉默了一会儿,尔后有个主意多的婶婶站了出来:“我有个法子。”
“陆姐,你回去先将小陆的剑给藏起来,免得她一直做那个虚无缥缈的道士梦,然后,我们再想想道士不能做什么,怂恿小陆去做,这样一来,小陆做不成道士,就只能留在这儿了。”
她娘和婶婶们恍然大悟:
“好主意啊。”
于是乎,她们去了李夫子,问她要了一本名为《道士十大禁忌》的书。婶婶们查阅此书,找到了她们想知道的东西。
合上书,婶婶们一合计,忽然叹了口气:
“这样看来,是得让小陆成亲了。”
“小陆她娘啊,你觉得咋样?”
小陆她娘有些为难:
“就怕我家娃不同意啊,况且我家娃还小。”
婶婶却道:
“都快十九了,不小了,我这个年纪早就成亲了。”
“是啊,是啊,说不准过些年你还能抱上乖乖孙女呢~”
“还得是小陆她娘有福气。”
“是啊,是啊……”
闻言,小陆她娘咧开了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