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
《山海经》里提到的祥瑞之鸟竟然活生生地出现在他们生活的世界里?
“这是真的吗?”张汤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是真的。”王温舒既然要跟张汤说这件事,他当然提前打听清楚了,“那是三天前的事情了,三天前的傍晚时分,一个叫秦有臻的方士出现在长安城门口,他一出现立马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因为当时他的肩膀上正站着一只凤凰。”
“因为我没有在场,所以是不是真的凤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询问过一些知情人,他们都跟我承认自己看到的确实是凤凰。”王温舒道,“《山海经》中有记载: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⑴。”
“这些形容跟那些知情人口述他们所见到的凤凰都是吻合的,当时守城的士卒问过秦方士,他也亲口承认他肩膀上站着的确实是一只凤凰,问及他为何来长安,他说是受到了凤凰的指引,然后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张汤的好奇心直接就被勾了起来,然后听到王温舒继续道,“下一秒站在他肩膀上的凤凰突然飞了起来,眨眼间就在大家面前消失了。”
饶是张汤已经见惯了大场面,但是听到王温舒说的事情之后,仍然面露惊讶之色:“消失了?”
“对。”王温舒点头道,“很神奇吧?”
“确实是很神奇。”张汤道,“也就是说那只凤凰已经不在秦方士的身边了?”
“是。”王温舒道,“不过秦方士自己也说了,如果时机到了,他可以再将它召唤回来。”
张汤微微一扬眉:“把凤凰再召唤回来?”
王温舒点头道:“没错。”
张汤一听,脸上露出了深思的神色:“倒是有些意思。”
然后张汤问道,“只是你说这件事是三天前发生的,如果是真的话,那么按理来说这件事不是应该已经被传得街知巷闻吗?”
“按理来说确实应该被传得街知巷闻,但是有人在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给所有知情人封口了。”王温舒道,“如果我不是用了一些手段,只怕也和大部分一样被蒙在了鼓里。”
张汤闻言,看了王温舒一眼:“你知道是谁给知情人封口的?”
“是义内史。”
张汤想了一下:“是义纵?”
“对。”
张汤笑了:“看来你今日登门,不仅仅只是把案情告诉我那么简单。”
义纵是谁?
他不仅是长安的内史,也是王温舒的顶头上司,和他一块治理京师的治安。
“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张御史的眼睛。”王温舒大方地承认了,同时小小地拍了一下张汤的马屁,“其实我此次登门除了将审案结果告知张御史,和你叙旧之外,也想向你求助。”
看在王温舒确实是帮他查出了幕后黑手是谁的份上,张汤开口道:“说说看。”
“说起来也是我自大了,原先得知陛下将我调回来长安,我自然巴不得大展拳脚,好为陛下分忧了,但是却没想到自己此举居然会引来义内史的不悦。”
张汤其实也猜到了,同行就是冤家嘛,这个道理放在哪儿都是行得通的。
王温舒继续道,“我也知道义内史大概和我一样,也是想着做出一番成绩好让陛下高兴,这是情有可原,但是他总不能那么霸道,只允许自己为陛下效忠,不允许某亦为陛下效忠吧?”
说到这个王温舒就来气,他当日在河内郡的时候作为太守,可以说是河内郡的一把手了,做什么事都如臂挥使,顺利得不得了。
但是来到长安之后就不一样了——
在长安,王温舒虽然已经官拜执金吾,但是上面还有义纵这位内史作为他的上司,而且这位上司的上进心一点都不比他小,有他在,王温舒处处受到掣肘不说,有些事情他如果没有提前请示义纵的话,那么势必会得到他的训斥和凌辱,甚至会被他从中搞破坏。
这让王温舒不习惯极了,也愤怒极了,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拿义纵没辙。
关于义纵此人,王温舒也了解过,不过他并不是因为义纵当上了他的上司,他才去了解他的,而是早在之前就对他有所耳闻了。
王温舒知道义纵是靠他姐姐义妁出头的,也知道刘彻对义纵很是赞赏——当年王太后的外孙修成子仲在长安城内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耀武扬威,无视法度,义纵知道之后,不畏强权直接就将修成子仲绳之于法,打入大牢。
要知道当年要不是王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