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安娜。”女人微笑着自我介绍,“看到两位对这幅画如此着迷,不禁想来聊聊。”
“您说得对,”胡冰语接过话头,“这幅画确实打动了我们。尤其是那种纯粹的母爱之情,让人无比温暖。”
安娜点点头:“这幅画背后还有个动人的故事。画家miller创作这幅画时,他的妻子刚刚去世不久。为了纪念深爱的妻子,他用画笔记录下妻子生前最温柔的瞬间 - 那就是她抚摸女儿时的神情。”
沈安言听着安娜娓娓道来的故事,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共鸣。她想起父亲生前也曾用文字记录下对母亲的思念,那些深情的文字至今仍让她无比动容。
“miller后来还创作了一系列关于母爱主题的作品,”安娜继续说道,“但唯独这幅最为打动人心。或许是因为,这里面包含了太多真实的情感。”
“是啊,”沈安言轻声说,“有时候艺术最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能让我们找到共鸣。”
安娜饶有兴趣地看着沈安言:“看来这位小姐对艺术也很有研究?”
胡冰语在一旁笑着说:“她是特案组的犯罪心理侧写师,经常要分析一些艺术品相关的案件。”
“哦?那一定很有意思。”安娜眼睛一亮,“我一直觉得艺术和犯罪心理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比如这幅画,如果仔细观察画面的构图和用色,其实也能读出画家当时复杂的心理状态。”
沈安言点点头:“确实如此。画面左侧的阴影处理和笔触的力度,都暗示着画家内心的悲伤。但是母亲和女儿所在的区域却用了明亮温暖的色调,这种强烈的对比反映出画家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延续的希望。”
安娜听完沈安言的分析,赞许道:“你说得很对。不过最有趣的是画中这面镜子,”她指向画面一角若隐若现的梳妆镜,“miller用这面镜子暗示着生命的轮回。母亲如今的模样,就是女儿未来的倒影。”
“这倒让我想起一个案子,”沈安言若有所思地说,“有位艺术家用镜子创作了一系列关于生命轮回的作品,但最后那些作品竟成了他犯罪的工具。”
胡冰语轻轻握住沈安言的手,她知道这个案子来自另一个世界线。沈安言会心一笑,及时住口不谈。
“说起来,这幅画待会儿也要拍卖吗?”胡冰语转移话题问道。
安娜微微摇头:“这幅是私人收藏,今天只是借展。不过,”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沈安言,“如果你们真的喜欢,我可以帮你们联系藏家。这幅画或许能找到最合适的归宿。”
就在这时,休息时间结束的铃声响起。三人互相道别,沈安言和胡冰语转身准备返回拍卖厅。
“安言,”安娜突然叫住她们,“你刚才的艺术见解很独特。我在城里开了一家艺术咨询公司,如果你有兴趣,随时欢迎来聊聊。”
沈安言接过安娜递来的名片,礼貌地道谢。走在回拍卖厅的路上,胡冰语忍不住打趣道:“看来你的专业素养又吸引了一位艺术界大咖呢。”
“别取笑我了,”沈安言无奈地说,“你知道那些分析都是来自……”
“嘘,”胡冰语俏皮地竖起食指,“我知道,但这不妨碍它们是真知灼见啊。安言,你要知道,不同世界线的经历让你更完整,而不是让你变得支离破碎。”
沈安言望着胡冰语温柔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是啊,正是有了胡冰语的理解和包容,她才能在这个世界找到归属感,找到平衡那些纷杂记忆的方式。
第129章 拍卖会(四) 沉睡的维纳斯
回到拍卖厅后, 一件明代青花瓷瓶被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摆上展台。瓷瓶造型优雅,釉面光润,上面绘制着精美的山水人物图案。
“这件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瓷瓶, 起拍价300万。”拍卖师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厅内回荡。
沈安言仔细打量着这件青花瓷瓶, 眉头不自觉地微微皱起。胡冰语注意到她的神色变化, 轻声问道:“安言, 你又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这件瓷器的胎骨和釉色都很完美,”沈安言低声说道,“但是纹饰中的人物姿态有些僵硬,不符合明代宣德年间的绘画风格。而且山水之间的留白处理也显得生涩。”
胡天华闻言,饶有兴趣地问道:“你是说这也是件赝品?”
沈安言轻轻点头:“不完全是赝品,更像是后期修复过的真品。原件可能在某个时期受损, 被人巧妙地修复了。但修复的工艺水平显然不及原作。”
胡天华若有所思地看着那件青花瓷瓶,轻声说道:“难怪起拍价相对偏低。看来有些收藏家已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