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既不是收藏夹也不是备忘录,发给她是什么意思呢。
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叶晓枫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
同样的天空她已经看了二十多年——虽然前十多年都没咋看清过——至今没发现它有什么可看。
下一顿饭吃了什么,又为什么告诉她呢?
工作,叶晓枫没干过做伴的活,职场上的关系都摸不清,也搞不懂她那些可以拍一部百年孤独出来的同事的名字和事迹。
她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也不是很想搭理。
但因为对方是小草,唯一安慰她的,能读懂她的人。
叶晓枫不想冷落这样的人。天才不缺追随者,但在孤寂的起步阶段,这却是唯一且珍贵的。
所以她小心翼翼地回复了每条消息。
她分析了八百张不同角度的云彩图片,用所有词汇量评价了菜肴的色泽,仔细看完每个短视频后解析笑点,在小草吐槽同事时复读“哇他怎么这么坏”。
过程中叶晓枫觉得无聊又落寞。她想多和小草聊聊自己和自己的作品,但对方似乎也没那么感兴趣。
【你觉得主角的感情怎么样。】
当她这么问的时候,小草会回答:【很好啊,能体会到她那种孤单。】
然后在叶晓枫想深一步探讨这种孤单时,发来和亲戚的聊天记录:【他这是什么意思啊,直接在家族群里说这种话,臭味十足。】
叶晓枫总是觉得无力,不能再关注我一点点吗,她总是想。
再热烈一些,再盲目一些,像那些大博主的小粉丝一样,把私信的机会都当做赏赐。分析她的小说,夸赞她的能力,感受她的情绪。
但今天,小草的回复证明一切都是值得的。
她连自己的作品被别人修改都看得出来。叶晓枫曾以为小草根本没有仔细看她的文章,原来一切都是误解。
如果没有认真看的话,怎么可能连这种细节都看得出。
所以叶晓枫又一次私信:【你觉得我写的怎么样。】
【和以前不太一样呢。】小草回。
【是更好了还是更坏了呢。】
叶晓枫打出这句话后,紧张地屏住呼吸。
过了一阵子,小草那边发来一张照片:【看,夕阳。】
好在,发完这张照片后,小草回复了叶晓枫的问题:【你改变写法了吗?】
虽然有些答非所问,但至少真的讨论起小说的内容了。
叶晓枫先回复了夕阳的照片“哇好漂亮”接着说:【让人帮忙改了一下。】
【你原来写得就很好,自信一些!】小草鼓励道,【找人改文也不错,不过不能光找人改啊。】
握着手机,叶晓枫感动得久久不能言语。
小草当真是她的知音。不光能看出她的文和原来不一样,还知道她本来就写得很好。甚至委婉地表示不能光找人改,这说明小草也觉得还是她原来的水平更好一些吧。
【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好的你。】小草说。
【我会的!】
情绪激动地回复完这条消息,小草的下条信息也很快发了过来:【晚上吃什么好呢,昨天吃的餐厅有些太油了。】
叶晓枫知道,关于自己作品的话题,大概又一次结束了。
对于小草晚上吃什么这个问题,她想不到好的建议,但又不能晾着珍贵的读者,只能嗯嗯啊啊说点什么话来展示自己的诚意。最后还是小草自言自语地说了一些点子又否认,决定下来晚饭的菜单是日式拉面。
叶晓枫发出最后一条消息,等了五分钟都没有收到回复,这才释然地轻呼一口气。
对话结束了,终于。
退出私信界面,看到比以往热闹许多的评论区,叶晓枫的心态相当平稳。
有了知音后,就不是很在意这些随波逐流的评论了。
文章做过修改,主体还是她写的。叶晓枫不觉得让白云溪改一改文就要把作者的名号让出去一部分,但她依然觉得,这样的盛况不是给予自己的。
以后还是不让白云溪修改的好,就算她改过的内容可以吸引读者,但吸引来的终究是更多喜欢白云溪套路的人。
像小草那样真正的知音,偏偏是她发出完全出于自己的文章时吸引来的。
开端总是困难的,发展总是曲折的,结局一定是美好的。
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并且自己考上了高中的叶晓枫,相当有文化地想到了这句话。
到了吃饭的时间,白云溪叫她下来吃饭。
像往常一样,三只狗和叶晓枫的晚饭都算得上丰富,只有白云溪在吃草。
晚饭是鱼香肉丝,油麦菜,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