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华缨录 > 分卷阅读147

分卷阅读147

步出了福寿宫。

十月将末,边关忽的传来急报。

北狄频频作乱,民生不稳。

翌日朝上。

文臣说:“北狄此举乃是试探,不如派人前去边关,与北狄和谈,若是不成,再出兵。”

武官摩拳擦掌:“北狄都欺负到了头上,如何能忍?那群草原上的蛮人占了我们五州时日已久,既是他们行不义在前,何不趁势出兵北上,将那些个蛮子杀回老家,咱们将五州夺回来!”

“你说的轻巧,国库有多少银钱和粮草可用,你可想过?再者,这将冬日里,冰天雪地,万物不继,行军更是困难,如何能夺回五州?”

“那便是我们这帮武将的事了,官家只管下令,备足粮草就是!”

“匹夫之勇!”

“你才是胆小如鼠!”

朝中吵作一团乱。

徐鉴实躬身问:“官家之意呢?”

赵徵垂着的眸光抬起,片刻,道:“与北狄这一仗,迟早要战。”

武将们昂首挺胸,神气十足的瞧着对面唾沫乱飞的一群文臣。

边关要守,可不是靠着那三寸之舌,而是真刀真枪的在沙场上厮杀的!

“诚如诸位大人所说,北狄此举,多是存了心试探我朝虚实,可虚虚实实,都必须是实,户部诸位大人手上正忙的鱼鳞图册之事且放一放,将国库中的银钱和粮草清算一番。”

户部大人领命道:“是。”

“东营也好西营也罢,我要能以一敌十的精锐之师,谁能练兵,可毛遂自荐,不问过往功绩,但问真才实学。所练之师,便是来日北征的骁勇悍将。”

此言一出,底下几位将军的神色变了变,面面相觑。

赵徵又道:“兹事体大,如今边关滋扰之事,不足以承帅师之名,谁可愿出使,与北狄筹议商讨?”

朝堂之上瞬间鸦雀无声。

虽说是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可出使之人,却都是将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能否回来,尚未可知。

半晌,徐鉴实出列,道:“启禀官家,臣愿往。”

第69章 祖父。

崇政殿。

窗明几净, 殿中陈设多是宫人新换的,今岁新烧制的陶瓷瓶,织花地毯,旁边摆着一尊龙兽形制的香炉, 瑞脑消金兽, 香烟缭绕。

君臣对坐, 之间摆着一方棋盘。

“此去山高路远,太傅年事已高,何必亲临?”赵徵劝道。

徐鉴实看着棋盘, 温声道:“食君之俸禄,合该为君分忧, 贼子猖狂, 此去若不能震慑,只怕边关百姓将苦狄人久矣。”

既是要威慑,文臣之中,他最合适不过。

赵徵默了片刻,手捻棋子,语气好似寻常道:“华缨若是知晓,只怕是怪我。”

徐鉴实:?

这般熟稔语气!

他唇动了动,想问什么, 又搁下了。罢了,泱泱既是没与他说,他又何必多问什么。

第一场霜冻将至时,一队人马旗鼓大张的自汴京往北去。

华缨得信时,已至晋陵。

将信看完, 一张芙蓉脸黑了。

徐九涣在旁瞧得可乐,“你二叔信中说甚了, 怎的这副表情?”

华缨扭头,幽幽道:“祖父去往边关,与狄人筹议了。”

徐九涣神色顿了下,眉梢挑起,嗤笑了声:“这老头儿……”

“爹爹不担心?”

徐九涣靠在迎枕上,一副懒怠骨头的闲散模样,道:“他怕是想见见孟固安。”

边关不比汴京繁华,也不比南地富庶热闹,此处黄沙漫天,风紧云急。

一路风餐露宿,不过数日,一行人便抵达了云中镇。

自燕云五州被夺,云中镇便成了我朝北边抵御狄人的最后一道关隘城池。

幡旗猎猎作响,远远的,便见城门前数道身着官袍的身影。

如今接替孟家守城的将军姓陈,敦实黝黑,与一众官员站在一处,瞧着格外的打眼。

车马行近,马蹄与盔甲擦过的辎重声更重。

“那是……禁军?”

“瞧着得有百人。”

“太傅乃是朝中肱股之臣,官家派百名禁军卫护周全,何须惊讶。”陈将军说着,又低声催促众人整理衣冠。

马车在数丈远处停下。

一名禁军上前,替其掀开车帘,便见一身官袍的徐鉴实躬身下了马车。

“竟是惊劳诸位出城相迎,愧不敢受。”徐鉴实拱手自谦道。

陈将军扯着一个笑来,“是末将惭愧,劳驾太傅大人亲自来处置这寻衅小事。”

“将军言重了,边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