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茉莉道 > 分卷阅读193

分卷阅读193

,万事虽然忙碌,还有意想之外的状况,那段时间陈清也却始终享受在苍南的状态。

顺心的事业,体贴的爱人,她不必被困在某段关系、某个环境里,自己来去像风一般,始终是自我且自由的。

而冬至那天,苍南忽然下起了雪。起初只是星星点点的雪粒,转眼变成了大片大片的鹅毛。

静姐说,今年苍南的天气偏冷,连这雪似乎也比往年下得早了些。

反正陈清也不知道往年的苍南如何,只知道新海极少下雪,连云城也是。掉下几粒雪都是难得的大事,更别提如此纷纷扬扬的雪花。

她这种“没见识”的南方人着实兴奋,手扶着窗沿站定,一看就看入了神。

陈清也等了会儿,特意等整个世界被雪铺上浅浅一层素白,这才拿手机拍照发给了阮舒池。

遥想当年,某人在慕尼黑时常拿檐上的景致馋她,现在回到不下雪的新海,可不就是风水轮流转吗。

就是消息发出去许久,也不知阮舒池在忙什么一直没回。今天是冬至又是周末,按课表阮老师是没课的。

难不成是在改作业忙课题?

那也让她等太久了。

陈清也望着窗外的雪花出神,抬手在满是雾气的玻璃上戳了个圆点,连点成线玻璃上突兀地出现一个英文字母“r”。

“小也,吃饭啦!”

陈清也发呆走神,这一望就望到了饭点,说好中午一起煮米线火锅的,静姐隔着老远,声音洪亮叫她赶紧吃饭来。

“诶!”陈清也惊醒,掌心朝玻璃上整个一盖,抹掉那点小心思连忙应道,“这就来!”

自古都有冬比年大的说法,而冬至的苍南没有一定要吃汤圆或是饺子的规矩,基地的大家都是涮点火锅,下点干米粉,最后一人一碗捧着热乎乎的米粉就嗦了。

只有静姐还残留些津市人的习惯,且蓄意挑起“南北大战”,边嗦粉边问陈清也过不过冬至。

可以南方也大,就新海云城这带的江南水乡而言,同样不过冬至。且按新海和云城的规矩,冬至这个节气是要祭祖的。

陈清也往年在新海,回云城方便,所以都会在冬至前回云城看看阿婆。可今年走得实在太远,回去是不可能了,只能请阿婆原谅,等到过年一回家就去看她。

其实在陈清也的梦里,阿婆出现的次数实在太少,真要算可没有那两个人出现得多。

阿婆好像是在恪守什么阴阳两界的规定,知道多入生人的梦境交谈不好,就极少过来。陈清也猜,只有实在忍不住了,或者短什么缺什么了,才不得不出现,麻烦她置办。

陈清也知道,活人烧纸扎、元宝是图自己的心里安慰,可她宁愿逢年过节多烧点安慰自己,也怕阿婆在下面短了穿的用的。

阿婆生前过得太苦,丈夫女儿都早逝,自己拉扯外孙女长大,待自己就极为苛刻,现在人都故去了,身后可不能再这么苦。

陈清也思考起琐事,一顿饭吃得三心二意。原本热腾腾米粉冷却,在浓厚的汤表面结出一层油膜,而阮舒池的* 电话就是这时候打过来的。

电话接通,听筒里背景音嘈杂,依稀的鞭炮声不提,路人浓重的乡音让陈清也一下确认阮舒池正在云城。

周遭太吵,阮舒池把听筒贴的离自己很近,呼吸声明显到就像在耳边:“没看手机,才发现已经中午了。在吃饭了吗?吃的什么?”

陈清也没答,只问自己想知道的:“你回云城了?”

阮舒池一顿,快步走了一阵走出吵嚷的人群,显得呼吸声有些急促:“什么耳朵这么灵,我记得不是属小狗的啊。”

“你回去干嘛?”

“冬至了,爸妈都在云城,就一起过来看看长辈。”阮舒池说得轻描淡写,“也去看了阿婆。头回见来家长就是自己来的,刚才还有点紧张呢。”

陈清也猜到,阮舒池冬至的日子回云城,肯定会去看看阿婆,只是他这话听来让她觉得颇为无语。

“阮舒池你说这话亏心不亏心?以前阿婆在的时候,我家门你都能闭着眼睛进。煮什么好吃的都不忘你一份,待你可比对我还好。而且我每年看阿婆你都去,胡说八道紧张什么?”

“那时候阿婆是想我多照顾你一点,而且现在身份不一样了,阿婆对我的态度肯定也不一样,那我当然紧张了。”阮舒池稳稳接招,说得有理有据。

陈清也却趁机揶揄阮舒池:“你有什么身份了,我都没承认你呢,别太自以为是了。”

阮舒池沉吟片刻,温声笑道:“那就更得讨好阿婆了。”

阮舒池把自己突如其来的云城之行描述得轻描淡写,甚至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