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世风日下 > 分卷阅读169

分卷阅读169

鸿南不死也得脱层皮。

想了想,卞生烟快速补充道:“然后把今天医院发生的事故录像截取一部分放在网上,买水军带一下热度,就写他遭受恶意医闹坠楼后生命垂危,着重强调颂今医生的身份,把事情闹大,扭转舆论。”

这只是补救措施,实际上,最好的办法是拿出回应的证据来,证明元颂今与“双集村”拐卖案没有关系才行。

但她从卞鸿南手中拿到的文件,和网上爆料出来的真实部分完全一致,她还特地去查证一番。但令人绝望的是,那份文件里的所有信息,都是真实的。

背后主导这一切的人十分聪明,对那些信息里模糊的连不起来的部分,全都进行了主观填充描述。

例如元颂今的母亲身份,谁也不知道,整个拐卖村都被铲除,这一点恐怕就连元颂今本人也无法辩驳解释。

还有他被领养后十多年,没有对任何人提过自己村里发生的事。

这一点也是真的,同时更是令所有人愤怒的源头。

可实际上,这其中另有隐情。

“双集村”拐卖案浮出水面,是源自于2010年3月,京城人民政府接到群众匿名举报,信中称安江省年城西溪县吴白乡双集村存在拐卖事件,并用文字列举出相应罪证,详细到犯罪人员的家庭信息和被拐生活状况,但没有附赠具体图像证据。

当时收到这封手写的匿名举报信的人是京城刚上任不久的一把手,为人刚正不阿,做派清明,手段雷霆,而且当时正是严打关键时期,整个上层中央尤为重视,当即派出专员越过安江省稽查级层,深入双集村暗中调查取证。

最终确认双集村拐卖事件属实。

调查期间,京城人民政府不断接收到手写的同笔迹匿名举报信,举报人透露自己之前多次在网上给安江省年城市政府专线发送过邮件进行举报,也通过电话举报,但得到的回复一直是在调查当中。

随后京城上级派出检查小组对安江省年城市西溪县等层级官员进行彻查核实,最终确认从2008年-2010年期间,的确有人用虚拟ip和号码匿名给政府热线举报过此事,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经过彻查,西溪县相关官员上下级之间存在严重违法舞弊行为,致使双集村事件持续数年之久。

官匪一家,数年来层层包庇打掩护,已经成了某些人中饱私囊的不二手段。

“双集村”拐卖案定案后,京城上层极力打压,年城西溪县不少涉及此事的人员相继落马。

直到“双集村”拐卖案公开敲定后,那个匿名举报人自此消失。

而这些信息,都是卞生烟托陈硕言的关系调查来的。有关那个匿名举报人的信息并未记录在册,但她拿到了其中一份举报信的复印件。

通过字迹对比,卞生烟得到了一个令她无比震惊的消息。

当年那个揭露了一切罪行的匿名举报人,就是元颂今。

2008年,他八岁,失去了父亲,被几个伯伯占领了家里的基地和几亩薄田,最终被送进福利院。

被元兴文夫妇俩领养到京城后,他接触到了网络,通过某种手段得到了虚拟ip,先是对案发地单位进行举报。在发现没有任何进展后,他继续举报,并一层一层往上递交举报邮件,但没有一个是成功的。

后来,他终于放弃对安江省年城市西溪县等地进行反馈,转而向京城高级地方单位投递手写匿名举报信。

两年间,他从未放弃揭露家乡的恶行。

但出于某种原因,元颂今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只一味地递交举报信,想要更多人看到双集村被拐的惨状。

说实话,看到那份文件的第一眼,卞生烟就下意识觉得那是假的。

元颂今的涵养、见闻、三观,完全不像是从那种拐卖窝点里出来的人。虽然有伪装的嫌疑,但一同共处了这么多年,两人都对彼此再清楚不过。

可铁证如山,她自己的调查也证实了一切。

后来得知元颂今就是那个匿名举报人后,卞生烟的心情更加复杂。

她忽然有点看不懂元颂今。

一个自小从拐卖村里出生长大的孩子,却在离开那里后义无反顾地举报自己的家乡,揭发自己的左邻右舍和血浓于水的父族亲人。

是害怕日后自己的身世被人揭穿吗?还是说,单纯就想报复那些侵占自己房子和田地的村民?

可刚被领养走,就疯狂举报村子。

双集村被查,于他而言并不是好事,若是有人存心想拉他下水,已经离开村子的元颂今自己也有被盯上的风险。

卞生烟百思不得其解。

也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