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事就是出奇的顺利。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幸运油,还是这个年代本身就很淳朴,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大姐和大姐夫拿出乡委证明,厂子这边很快的接收。
给大姐开了证件,回头去街道办、派出所落户就行。
就这么简单的成了城里人,大姐甚至有点恍惚,不敢置信,“三妹,我们娘几个现在是吃商品粮的人了?”
林晴点头,很轻松地说:“是呀,你们娘几个以后就是城里人了。”
大姐夫的临时工名额也定下来了,干的活是苦了一些,一个月也能挣个二十块左右。
大姐作为工会里的最底层的办事员,工资级别有点低,先每个月二十五块左右,慢慢涨,也能开三十多。
俩口子加下来一个月四十起步,心里别提多激动了。
北方的大米比南方的贵一毛,两毛三一斤,一家四口一个月才能吃多少斤米。
除去日常开销,只要精打细算,一年下来最起码能攒个一二百,大姐心里止不住的开心,已经想好了,趁着孩子小,好好攒钱,先把攒出来的钱还给林晴。
再攒攒,把日子过好了,接老人过来,然后就是给俩个娃娃攒嫁妆和聘礼。
这么一想,感觉整个人有使不完的劲。
也就是来了城里,有工作才敢想这事。
以前,她是不敢多想的,只知道闷着头多干活,多干一些,婆家就不会嫌她帮衬娘家了。
可大姐知道,这不是长久之道。
“小晴?”
“嗯?”
第85章 阿打~
“姐这是借你的光了。”大姐说着,眼尾发红。
只有担子压在身上的时候才知道有多累。
身为家中的老大,不仅要顾着自己的家庭,还要想着娘家和下面的妹妹们,越往后越有些力不从心。
有些话她不能跟父母说,不能跟妹妹说,甚至也不能跟枕边人说。
说出来就变了味。
也给别人增添负担。
尤其是在三妹要被退婚的那段日子,那种无力感会让她想,人活着怎么会这么累。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会觉得过日子就是一天熬一天。
等把父母送走了,妹妹们安顿好了,孩子长大了,就可以了无牵挂的去了。
这样的想法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大姐没有跟任何人说。
现在,突然觉得日子多了一些鲜活,不再是那种没有盼头的。
她可以清晰的看到前进的路。
心里又生出来了劲儿。
开心劲儿。
林晴从大姐眼里看出来些许的内心话,忽然很心疼,她是老大,就好像必须要给下面的妹妹们撑起一片天。
明明自己都不高。
身子单薄成那个样子。
林晴抱住大姐,“姐,你的三妹长大了,可以替你分担了,以后别再把自己压得那么累了。”
大姐呼吸乱了,想哭,又倔强的不让自己哭出来。
在妹妹面前,不可以哭的。
斜阳落山的最后一缕阳光轻洒在地上、墙上、树上、还有姐妹俩的头发上。
暖融融的。
心和心一点点的靠近,亲密无间。
大姐夫邓胜站在那挠头,就显得很多余......
他嘴笨,不知道说什么。
不过据经验来看,这个时候最好不要说话。
一般,说不好就招来白眼。
.
工作安排好了,林晴打算先把大姐和姐夫送回去再回学校。
路上,她把公交的路线给大姐讲了一遍,大姐就记住了。
主要是站数少,好记。
就这样,林晴也要夸一下自家姐姐聪明。
大姐有点害羞,可心里是高兴的。
林晴还给大姐讲了些去工作时候要注意的东西,勤看多干,先不要急着融入,太急切了反而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
虽然只是个打杂的活,但好歹是厂工会的办事员,不知道多少人想塞自家亲戚进去呢。
大姐去了最好先低调,好好干活,争取留下个老实、勤快的良好印象。
不出彩也不会出错。
如果有那种脾气臭还有人捧的多半是上面有关系,那种不怎么说话但一脸我是大佬的估摸也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