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做爆破师,也给各个剧组供应道具枪支,除了一些对枪支有特定要求,比如非得要明朝的火绳枪那种,他真的搞不来,别的都不是问题。
而且他的枪各种成色都有,从满锈到全新都有,保管得当,小剧组找他租枪,用完了直接还,不需要考虑事后处理和养护的事,比自己拉一车枪过来要便宜省事。
陈大麻子俨然就是整个溧石镇的军火头子。
他早就想冲出中国走向世界了,无奈有著名的黑//枪基地压在头上。
松桃,一般穷到活不下去的人半路出家制枪,质量不怎么样,优点是便宜,它的客户群体不求质量,只求数量,客户画像跟陈大麻子的客户画像不重叠,还算好。
化隆,别看它日后以牛肉拉面而闻名,现在它吃的是当年马某芳的老底子,起步早、技术强,是全国的第一,它的客户所处地区主要是西北地区,也跟陈大麻子的不重叠。
合浦的杨屋墩,曾经以珍珠而闻名,现在仗着宗族搞全村制枪,制枪村离港岛和越南很近,时常能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得到国际最新资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再加上他们的族长非常有品牌意识,亲自抓质检工作,谁家做的枪不合格,就不让它出村,保证杨屋墩出品必属精品。
这让陈大麻子压力很大。
他是自己搞无缝钢管,自己车膛线的野路子,本来就想赚点小钱,结果被企业化、集团化的杨屋墩货给搞得生意一天比一天难做。
杨屋墩村有整个宗族庇护,绿藤市还是要脸的,可没有什么村支书手一抬,警察都不敢进的地方。
陈大麻子只得以爆破师的身份跑到自由奔放,天天枪声轰隆的溧石镇,顺便继续他的产业。
现在他想开了!
他不从零开始了!
他从杨屋墩村进货,然后对枪支进行升级改造,从陈大麻子手里出来的杨屋墩2.0,自重减少五分之一、声音更轻、后座力更小、威力更大、瞄准辅助更强大、还可以自由选择多种配件,想配夜视就配夜视,想要激光瞄准就激光瞄准。
杨屋墩必须走批发,他这边批零兼营。
在他技术、营销两把抓的努力之下,他的货总算是在华东闯出了一点名头。
现在陈大麻子发现,批零兼营的策略确实不好使了,太危险,每一个来买一两把枪的人,他都得挨个审核身份,生怕是警察的卧底。
赚四百块钱都要提心吊胆,实在不值当。
而且那些人用枪毫不讲究,子弹么乱飞、坏掉的枪么乱扔……最绝的是一个傻逼随手把枪给扔到一个派出所门口的垃圾筒里去了,生怕条子查不着枪的来源。
要不是陈大麻子跟他并肩走,赶紧把枪从垃圾筒里捡出来,只怕当天就得进去。
陈大麻子气得问他为什么这么干,这蠢货说没看见那里有个派出所。
痛定思痛,陈大麻子决定,效法杨屋墩,只走大货,不搞零担。
但是大货哪有这么好走的,全国最乱的是边境,西北边境是化隆的天下、西南云贵川是松桃的天下。
东北边境则是解体还没死透的死老毛子,那帮王八蛋,连他妈的核弹都敢偷拆了卖,那些苏制枪械,在黑吉辽的大地上满天飞。
他想加入这个家,但是插不进脚啊。
所以!陈大麻子决定了,要走国际化路线!
老毛子往国内卖,我往金三角周边的三个国家卖!我这货,如此物美价廉,不信人家看不上!
一切都很好,只是没有路子,总不能直接扑去金三角,在路边支个摊,大声吆喝:“瞧一瞧、看一看……”
在他为职业发展最焦虑的时候,金光大道从天而降!
余小姐闪着光,出现在溧水镇。
一个家世不凡、从小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对凡间的一切都很好奇,又是开小吃店,又是来溧石镇玩票当演员。
刚开始的时候,陈大麻子抱以谨慎的态度,直到他看到王雪娇跟莫正祥在一起,两人看着挺亲热。
李将军的回忆录里,有与莫正祥年轻时的合影。
别人倒也罢了,莫正祥年轻的时候就是肿眼泡,挂挂嘴,看起来像格格巫。
那么多年过去了,他是一点都没见老,从光滑的格格巫,变成了眼角和脖子上多了很多了皱纹的格格巫。
长得这么有特色的人,举世罕见。
何况肥狼都已经验过他脚上的六根脚趾,要是连这都能做假,那可太牛逼了。
莫正祥对外说那个女人是她的侄孙女,但是平时又不叫她的名字,而是称为余小姐。
谁家舅爷爷这么叫自己侄孙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