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闯江湖从开宗立派开始 > 第276章

第276章

那五个青衣的舞女,舞动着飘带,几乎将那两个蓝衣的舞女完全挡住,只留下铃铛一声声的轻响。

然后,铃铛声渐渐远去,青色的身影也缓缓消失在宫殿的门后,只有歌声还在继续……

“月影,清清,

一缕寄天灵,

一缕祭往夕…”

一曲终了,但人群依旧寂静无声。方才的乐曲似乎依旧在耳畔回荡,那种静静的调子,很舒心。

下山时魏黎打听了一番,刚才两个蓝衣的舞女是昙灵教的左右护法,五个青衣的则是7位灵使中的五位,另外两位则是吹笛的以及唱歌的那两人。

魏黎没能挤在前面,故而很多细节没能看到。只是听别人介绍,那7为灵使虽然都身着青衣,一致的齐腰长发,只在脑后轻轻束起几缕,其余则自然地批下。但是7人还是略有差异的,她们束发的丝带色彩各不相同。吹笛的乐灵,用的发带洁白似雪。歌唱的花灵则取一段淡粉。梦灵的金黄,冥灵的草绿,天灵的水蓝,魔灵的暗红,地灵的深紫,则是分别对应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

先时沉醉于乐曲,魏黎竟错估了台上人的年龄,还以为都是与自己一般大的。此时听人提及,才知道那7位灵使都才堪堪16岁,两位护法也只20而已,比自己整小了两岁。只可惜,昙灵宫宫门常闭,终是无人知晓她们的芳名。

月圆月缺又是一轮,同样的满月,却不再是中秋。

走在苏州城中,魏黎已经不知第几次听人们提起“轻羽”和“绯辞”这两个名字了。

在魏黎的记忆中,某个名字被人们这样既胆怯又好奇地不断重复,并不是第一次了。上一次还是左相府灭门案发生之后,那时候从南到北,下至百姓上至朝堂,都在谈论那个传说中欺师灭祖的“幽昙”。

传说总是相似的,沿街走来,魏黎已经大致了解了如今这流言蜚语的主角是何许人也。这轻羽,生生被人扣上了“十恶不赦”“白眼狼”“奸诈残忍”……似乎各种贬义词都能够用来描述他。

可笑的是,魏黎记得当年大家也是这样描述幽昙的。

那时候,哥哥就说了,幽昙本是孤儿,灵台谷收养了她,她却欺师灭祖、忘恩负义,屠了整个灵台谷,还在江湖上掀起腥风血雨,是十恶不赦的魔女。

结果呢?

魏黎听说清幽阁灭了韩家,幽昙杀了兄嫂的时候,确实是恨过清幽阁的。但是当那个女侠救了自己的时候,当魏黎知道她是清幽阁的人的时候,便有一种执念告诉自己,那个女侠就是幽昙。

后来,知道了父亲造反,魏黎觉得他必须要自己去寻找真相,他曾经知道的一切都是父亲兄长告诉他的,但是那却未必是真实的。

“这个轻羽,听说是被楼兰人捡回去的,捡到的时候中了巫术,都差不多快死了。人家楼兰好心帮他解咒,那么照顾他。他倒好,忘恩负义,反手就把楼兰皇族给灭了。这还没完,竟然跑来祸害中原江湖。听说啊,北边那些江湖帮派都被他杀得服服帖帖的,没人敢当这个出头鸟跟他叫板。”

“可不是,谁不知道这个轻羽的手段极为残忍,落他手上的,没人能留个全尸。”

传言听多了,魏黎只觉得好笑。

想来世间这类的传言大概也都是相似的。无非是当年这个人多么可怜,哪家大好人收留了他,结果他却恩将仇报。就连用词都是那么几个,只怕是不知哪位先人造出了这么个句子,然后大家就换着名字地传了起来。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若是小时候的魏黎,或许会相信。但是现在,魏黎已经不会相信这样的传言了。

“唉,也不知道这个轻羽安的什么心,竟然跟着绯辞姑娘南下了。”

“可怜的绯辞姑娘,怕是被他给威胁了啊。”

恶魔的故事总是需要一个受害者才显得生动,这京城第一舞女绯辞的名号,魏黎也是知道的。

传言绯辞那一段《惊鸿》一舞倾城,名动四方。何止京城,放眼全国,她也是第一。如今绯辞却不知何故离开了京城,和轻羽一起过了淮河。

轻羽恶名远扬,绯辞却是人们心中的一件珍宝。这两人会在一起,唯一的可能便是轻羽挟持了绯辞。

有人恍然道,难怪先前有传闻说绯辞到过的地方,常常会有些人离奇地死去。现在看来,定是这轻羽拿着绯辞当挡箭牌使,真真是个罪该万死的魔头!

听着这一路的流言蜚语,魏黎只是不经意地叹息。传言中的恶人,总是会被夸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