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孟良媛又怎么了 > 分卷阅读78

分卷阅读78

修订万民广记——说白了就是一些民俗民生。

说是去了翰林院, 实则早有人把用作参考的书籍送到了府里, 根本不必进宫。

“万民广记关乎民生, 俗事勿涉,朕与朝堂共待以观。”

意思就是这本书修订完之前, 赵祈没事就不用出府了, 更不用上朝, 直到等书交上去再说。

虽说是变相的冷落和禁足, 但皇上也算是给他留够了面子,赵祈接旨时恭恭敬敬朝皇宫方向磕头行礼。

既然领了差事, 那些送来的书他便时时刻刻拿在手里,有时也免不了丢几本在孟初那。

孟初午后便靠在小榻上, 边用点心边把几本书拿在手里。

既然说是民生,除了农商等有些晦涩难懂, 其他都是一些风俗, 毕竟万民广记主要还是记载一些民间见闻, 所以送来的书看着倒有些趣味,她翻开一本,里面记录了一些不曾被广而告之的案件, 其中便有一案说的是子杀父。

儿子在赌坊欠下百两银子的债,还不起便让赌坊打手去家中寻老父, 没想到打手不过轻轻一推, 人就撞到了墙上, 瞬间没了气息,最后官府判是儿子杀了父亲, 秋后斩首。

孟初无语的一看年号,是五年前的案子,恐怕早已尘归尘土归土了。

先不说那个轻轻一推有没有水分,即使这儿子迷上赌博祸及家人有错,又怎么能被判杀父?

她气不过,便把这案子说给怡兰他们听,丰米就道:“主子有所不知,这赌坊最是赚钱,赌桌上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多少人赌的倾家荡产,恨不得抢了银子就走?后面要是没人,赌坊哪里能干下去,没准判这个的官,就是赌坊背靠的树。”

他说得太直白,门口洒扫的丰谷听了一耳朵,恨不得把他嘴给缝上。

这是哪?这是善郡王府,他们殿下就是皇上的六皇子,说官府有错,岂不是对着秃驴骂和尚,这天下姓赵,当官的都是科举出来的天子门生!

孟初简直大开眼界,这案子既然能光明正大的记载下来,说明早被上面过了一遍眼,可见是官官相护。

等晚上赵祈来了,她便把那本书拿给他。

“……这岂不是错判?”

赵祈接过来大概看了一眼,就知道说的是哪一案了,“这个案子是当年张巍张大人判的。”

张巍?这人孟初竟然还真知道,他年轻时外放到吴南府,当地有纨绔强抢民女,在其兄持刀上门时,直接将那女子丢到了窑子里,后来女子被逼自尽,兄长拖着断腿,告到了当时任职吴南府江田县县令的张巍面前,最后张巍亲自带了衙役,冲进纨绔家中,没有经过任何刑讯,直接拿刀把那人头砍了,并挂在衙门门口三天三夜。

当时此事轰动天下,并被编为戏曲传唱,一直到孟初幼时被她娘带出去听戏,都还常常看到扮演张巍的伶人身体壮硕,手持大刀往纨绔砍去,台下无不叫好。

她语气就迟疑了:“这案子既然是张巍大人判的,是不是还有别的隐情?”

“此人幼年被送到学堂,用竹签刺瞎了同窗,少年时母亲重病,他偷了家中求医的钱去赌,等成了亲,又在醉酒后将有孕的妻子打得生下死胎,而此案若判,赌坊本身牵扯不到,不判他便是判赌坊打手,那打手自小无父无母,吃村里百家饭长大,所得月钱,一大半都是给了村里无儿女养活的老人,所以张巍才做此判。”

孟初本能的觉得不对,她习惯了法.治,不能完全接受这种合乎情理道德,却无法可依的判决,可情感上,张巍敢顶着朝堂重压都要如此的做法,又的确让她想赞同。

赵祈看着她犹豫纠结的神情,心中一叹,栖栖其实是个万事随自己心意,又在此之上愿意处处给别人留情面的人,若与她意见不同,不在意的都随别人如何,在意的就绝难更改,很少见到她遇事两难,如此便可知,名声此事有多么重要。

他如今在孟初面前也习惯了什么都说些,就不由把刚刚心里所想告诉她。

这话反而让孟初醒神。

“若名声只是飘虚的赞扬,只会让造势的人以后有一点错就被抓住不放,若名声来自所做之事,则如青云梯,但张巍不是因为有了名声,而是因为得了民心。”

“可虽然我也觉得拿赌博和纨绔两事来说,张大人所为都在惩恶,但事有两面,难道这个为赌坊做事的打手,曾经没有伤过无辜之人,以后不会助长气焰,更加为虎作伥吗?哪怕是好赌之人,自小本性为恶的也少,多得是被赌坊做了套的人吧?”

“再者,难道张大人每次知道的事都为真吗?若有一人,在妻子口中家暴虐打,却修路造桥,抚养孤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