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站了一会儿,跟何宗说了一声便在门外躲起了雨,无事可做,他一边数着手里的钱,嘴里一边哼着不知名的山歌。
何宗瞥了他一眼,视线又回到祝胭身上,他点点胸口的位置,到底还是多了一嘴:“那心病呢?”
“……”
也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那时平元韶学不进去,上课总爱看小人书。被尹夫子说了两次后,也不知道是逆反心理还是真的打着誓要把“不入流”的小人书大力推广的旗号。
他把尹夫子的那些圣人书,一页一页全部贴满了小人书。听说小人书花了平元韶不少钱,贴给尹夫子时他还心疼坏了。
自家熊孩子干了这事儿,何宗自然被请到学堂。
也就是那时候,他才知道裴守竟是平元韶的同窗,而且成绩学识比平元韶好得不止一星半点儿。
也是那时候,他才知晓裴守卿就是村里新来的“扫把星”。
何宗早年架着驴车在附近城镇行商,兜售些不值钱的东西,大多是南面有的,东、西、北面没有的,靠两边倒货挣钱。
他在进城的路上见过一个小孩,孤身一个人行乞,不要钱只要药。
何宗没什么好奇心,却在出城的时候又看到了他,齐腰的小子在一圈地痞的污言秽语和脏痰侮辱下,自己控制不住捂着脑袋撞墙,脑袋撞出了血,那些人也怕闹出事后被城里的卫队逮,骂骂咧咧的散了。
素不相识,何宗深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却还是在离开之时留了一包药放在他被踢碎的破碗里。
时隔几年,学识斐然的裴守卿就是当年的小乞丐,何宗没能第一时间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对上。
往事烂在肚子里,他不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拎着小鸡仔儿似的平元韶就回家了。
如今裴守卿成了亲,女子又长得美.艳,为数不多的几次接触,何宗看得出裴守卿对家的眷念。
山里的村子古板又传统,祝胭跟别的男人出现在一起到底有些不妥,也不知道会不会勾起裴守卿的心病。
何宗点了点她,再没有说其他的话。
雨越下越大,再等下去不是办法。恶妖的事解决以后杨峄决定先回城里,庆功宴吃不上有些遗憾。
买了把伞,他双手抱拳向祝胭告辞:“胭儿妹妹,我先走了,有事传讯符联系,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
祝胭不知道去除蛊虫后裴守卿仍其心有疾,直到她推开院门,看到雨幕中昏厥在地的男人。
“守卿——”
祝胭一惊,举着伞快步走到他的身边蹲下,十二枝节的油纸伞撑起了一个安全的圆。
她将人半抱在怀里,裴守卿浑身绵软的靠在她的身上,全身都是黄泥,以往清冷的脸被糊得不像样子,呼吸又轻又缓。
祝胭快速点了他的几处穴位,视线在他胸口的位置停住,只要它还在,无论如何都能保住裴守卿半条命。
施了一个净身诀,把人带到房里,男人身体泛着寒意,无意识的打着颤,苍白的嘴唇一张一合。
祝胭附耳凑近了听,简单的两个字满含哀求,仿佛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执念。
“阿胭……”
祝胭说到底是一只妖怪,她知道男欢女爱,知道情投意合,但是细说上来具体什么滋味,她没有设身处地深入感受过,同样一知半解。
因此何宗告诉她裴守卿有心病,回到家后看到他昏迷不醒的时候还叫着自己的名字,祝胭不明白为什么。
一如当年,她不明白为什么神子可以替爱人赴死。
也不明白那时候衙役要抓她时,裴守卿眼睛里流露的是什么情绪。
如果非要较真她对裴守卿的态度,无非是掺杂恩情、利害、私心,再多一些迁就罢了。
想不明白的事她总能很快的抛诸脑后,等时机到了,该明白的时候自然会明白。
男人躺在床上,给他盖好新换的被褥。被褥中央一针一线绣着鸳鸯戏水的样式。
那时祝胭还打趣说这床褥子的绣样不一样,针脚比其他的差多了。殊不知这是裴守卿夜里挑着灯自己学着绣的,沐浴的时候祝胭才发现他手指上星星点点的小窟窿。
关于他俩的一切,他总是想亲力亲为的做,小到束发的发带、喝的各类花茶、不同功效的牙粉、熏香,大到家里的衣柜、坐椅、凳子,凡是会的默不作声就做了,不会的就买来照着学。
院里的吊床翻身下来不安全,也被他改成了一架稳固的秋千床。
日常注意不到的细节此时浮现在眼前时尤为清晰。
祝胭觉得自己是在人间久了,染上了一点名为多愁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