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玉所料,欧阳瀚宇的这身装扮在宴会上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引得众人纷纷侧目,惊叹夸赞之声此起彼伏。
皇帝慕容枫高高坐在龙椅之上,眼神威严而敏锐,瞬间便注意到了欧阳瀚宇这一身精致着装。他的目光在华服上停留片刻,脸上随即露出了愉悦的笑容,龙颜大悦,带着几分好奇与赞赏,笑着询问欧阳瀚宇这衣从何来。欧阳瀚宇赶忙上前,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而后挺直身躯,神色中透着自豪与深情,缓缓答道:“回皇上,此衣乃臣之妻纳兰暖玉亲手缝制,专为今日宫宴,她不辞辛劳,耗费多日心血,方成就此衣。”皇上听闻此言,微微点头,当众称赞纳兰暖玉贤德聪慧,心灵手巧,称其不愧是王府的当家主母,为众臣之妻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皇上的这一番称赞,顿时引得在场各位命妇纷纷投来艳羡目光。她们交头接耳,轻声议论着纳兰暖玉的巧手与贤德,眼神中满是向往与钦佩。更有几位纳兰暖玉郡主被她的才情所吸引,主动走上前来与纳兰暖玉交好,态度热情而真诚。她们围在纳兰暖玉身边,你一言我一语地向她请教刺绣与持家之道,眼中满是求知的渴望。纳兰暖玉则始终面带微笑,微微颔首,言语间尽显谦逊温婉。她耐心地解答着各位郡主的问题,将自己刺绣时的针法技巧、丝线选择,以及持家时的精打细算、人员调配等心得一一分享,讲解得既详尽又栩栩如生,令人倍感亲切,如沐春风。
此后,王府的门槛都快被京城中的贵妇人踏破。皆因她们听闻了纳兰暖玉的种种事迹,不仅善于经营商铺,如今连这女红手艺都如此精湛高超,谁都想来取取经、学艺,期望能从她这里学到一二,提升自己的修养与能力,也好在自家府邸中展现出当家主母的风范。面对众人的热情求教,纳兰暖玉从不吝啬分享,总是以满腔热忱迎接每位访客,悉心传授自己的心得与经验。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寒风凛冽,只要有人前来请教,她都会放下手中的事务,专心地为她们解答疑惑。一来二去,王府在京城贵妇圈中的名声愈发好,提及纳兰暖玉,众人无不交口称赞,大拇指纷纷竖起,赞誉之声不绝于耳。渐渐地,“贤德府邸”之称便在京城中流传开来,成为众人心中的典范,而纳兰暖玉的美名也如同春日里的繁花,越传越广,越传越香,成为京城中一段佳话,为这繁华的京城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温暖与光彩。
在京城贵妇圈的一片赞誉声浪中,纳兰暖玉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未在这纷至沓来的奉承与夸赞中迷失自我。每日晨曦初露,天边初露鱼肚白,她便准时起身,有条不紊地料理王府内外的大小事务。先是仔细过问厨房的膳食安排,确保每一道菜品既美味可口又营养均衡,符合王府众人的口味与健康需求;再是检查下人们的洒扫工作,从庭院角落到楼阁房间,她都要求一尘不染,整洁有序。随后,她便会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核算账目,那一本本厚厚的账本在她手中被翻阅得沙沙作响,她的眼神专注而敏锐,手中的算盘珠子在纤细的手指下快速跳动,精准地计算着王府的收支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差错,将王府的经济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待忙完这些事务,稍有闲暇之时,纳兰暖玉便会沉浸在自己的刺绣世界里。她悉心钻研新的刺绣针法,常常在窗前一坐就是几个时辰,眼神紧紧盯着手中的绣布和针线,眉头微微皱起,陷入深深地思索之中。她不断尝试着不同的针法组合,或是细腻的平针与灵动的乱针相结合,或是用滚针勾勒出轮廓再以打籽绣点缀细节,一心想着如何能将更多的心意融入衣物之中,让每一件经她手的衣物都成为独一无二、饱含深情的艺术品。
欧阳瀚宇身为王爷,每日在军营中忙碌奔波,不辞辛劳地操练士兵,处理各种军事要务。但他的心始终牵挂着王府中的纳兰暖玉,每次从军营回来,不顾满身的疲惫,总是第一时间去找纳兰暖玉。他常伴纳兰暖玉于王府花园漫步,园中繁花点点,绿草茵茵,蝶影翩飞,二人沿曲折小径悠然前行,欧阳瀚宇会给纳兰暖玉讲述军营中的趣事。他描述着士兵们在训练场上的各种窘态,有的士兵因紧张而走乱了步伐,引得众人哄堂大笑;还有的士兵在射箭时,因用力过猛而差点摔倒,这些趣闻轶事逗得纳兰暖玉掩口而笑,其笑声清脆如银铃,在花园中久久回响。偶或,欧阳瀚宇于战场之上得获新奇之物,皆小心珍藏,携归王府,以为珍贵之礼,赠予纳兰暖玉。这些小物件或许是一块造型奇特的玉佩,温润的玉质上有着天然的纹理,仿佛一幅神秘的画卷;或许是一个小巧精致的香囊,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气,据说有着安神驱蚊的功效。纳兰暖玉每次收到这些礼物,都会视若珍宝,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