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黯淡无光。他们面容憔悴而疲惫,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助与绝望。正值秋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极大,不少人因家境贫寒,衣着单薄,又在劳作中不慎着凉,患上了感冒。发热使得他们的面色异常潮红,像是熟透了的番茄;剧烈的咳嗽震得胸腔发疼,他们不得不时不时用手捂住胸口,以缓解疼痛。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病容与痛苦,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看不到一丝希望。
纳兰暖玉见状,心中一阵揪紧,全然顾不上路途奔波带来的劳累与疲惫。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毫不犹豫地径直走进医馆后堂。医馆聘请的几位大夫早已在那里等候,他们见纳兰暖玉到来,纷纷恭敬地起身,眼中满是敬意。在他们心中,纳兰暖玉不仅出身名门,更是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者,她的到来,让大家都看到了治愈这些百姓的希望。
“大家都别客气了,咱们赶紧研究病情。”纳兰暖玉神色凝重,语气急切,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她深知时间紧迫,每耽误一刻,百姓们就要多承受一分痛苦。
一位年长的大夫率先开口,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依我看,这些百姓皆是外感风寒,再加上秋日燥热未消,体内有火,内外交加,才导致病情发作。他们咳嗽、发热,皆是身体正邪交争的表现。”
另一位年轻大夫微微皱眉,眼中满是忧虑,补充道:“不错,可百姓们体质大多虚弱,长期的贫困让他们营养不良,身体底子差。所以用药不能过猛,得温和些,缓缓调养,否则不仅治不好病,还可能伤到他们的元气。”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有人提出添加某种药材增强药效,认为这味药能快速驱散风寒,缓解发热症状;有人则担心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详细阐述了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众人反复斟酌,每一个字、每一味药都细细考量。他们查阅医书,回忆过往的治疗经验,不断地讨论、争辩,力求找到最完美的药方。
经过长时间的激烈讨论,最终,他们共同商量出了一副驱寒散热消炎的“感冒灵”药方。这药方里,有能发散风寒的荆芥、防风,它们就像英勇的战士,能够迅速出击,驱散入侵人体的风寒邪气;有可清热泻火的黄芩、连翘,如同清凉的泉水,能够扑灭体内的燥热之火;还有能止咳化痰的桔梗、杏仁,它们恰似温柔的守护者,能够缓解咳嗽,让患者呼吸顺畅。每一味药都恰到好处,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旨在有效缓解百姓们的症状。
“这药方能有效缓解百姓们的症状,大家赶紧按方抓药熬制吧。”纳兰暖玉一边吩咐着一旁的学徒,声音急切而又有条不紊。她深知,只有尽快让百姓们服下药,才能减轻他们的痛苦。
随后,她亲自走到医馆前厅,为前来的百姓免费看诊。她端坐在桌前,神色专注而温和,仿佛一道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每一位患者的心。每一位患者上前,她都先露出安抚的微笑,那微笑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充满了温暖与希望。她轻声说道:“莫要担心,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她的声音轻柔而舒缓,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够让患者们焦躁不安的情绪瞬间平静下来。
随后,她伸出手,认真地为患者把脉。她的手指纤细而修长,轻轻搭在患者的脉搏上,感受着脉搏的跳动。她微微闭上眼睛,全神贯注地倾听着脉搏传递的信息,从中探寻病情的蛛丝马迹。接着,她轻轻抬起患者的下巴,动作轻柔而小心,仔细查看舌苔。她观察舌苔的颜色,是发黄还是发白;观察舌苔的厚薄,是厚腻还是薄白;观察舌苔的润燥,是干燥还是湿润。她还耐心询问症状,从发病时间,到咳嗽的频率,是偶尔咳嗽还是不停地咳嗽;询问痰液的颜色,是白色、黄色还是其他颜色;再到是否有头痛、乏力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她深知,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诊断病情的关键,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才能做到精准治疗。
在她的带动下,整个医馆运转得有条不紊。抓药的学徒们脚步匆匆,他们在药柜之间穿梭,迅速准确地抓取所需的药材;熬药的炉灶上火光熊熊,锅里的药汤翻滚着,散发出阵阵药香。药香渐渐弥漫开来,充满了整个医馆,仿佛是希望的气息,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治愈的可能。百姓们看着忙碌的医馆众人,尤其是认真看诊的纳兰暖玉,眼中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他们相信,在纳兰暖玉和医馆众人的努力下,自己的病痛一定能够得到治愈,生活也会重新充满阳光 。
与此同时,王爷欧阳瀚宇在朝堂之上,以其卓越的见识与沉稳的风度,圆满应对了早朝的各项事务。待朝会一结束,他大步流星地走出朝堂,径直来到御马厩。那匹心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