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二(上)
一三二
「很好,妳这孩子当真是愈来愈贴心了。」太皇太后称赞道。
尹依依心中叫苦连天,她这皇后娘娘当真是人前风光,人后悲苦,不好当啊!下要对付那一众蠢蠢欲动的妃嫔,中要应对心思深沈的牧雨澄,上要应付太皇太后,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之祸!
太皇太后明显是嫌两位皇子太少,所以想多要几个,不过说来也是有理,太上皇都有十几位儿女,现在牧雨澄才只有两个,好像的确不太足够,毕竟皇子这回事总不会嫌多的。
事实上牧雨澄整天都在埋首工作,不太接近女色,对于皇室子嗣的确有些不妥,但真的要自己去跟他说吗?
罢了,太皇太后的命令,焉敢不从?
偷窃一案最后竟然成了悬案,听雨楼和襄明宫都是遍寻不获,至于那些跟似萝和贤妃有接触的人都是被调查过却没有任何挑剔之处,静妃倒是没所谓,只是贤妃被人这样当众侮辱,未免
极为难堪,跟静妃的关系也是愈来愈差劣。
尹依依也管不了这么多,找了个天朗气清的日子,想着牧雨澄的心情应该会不错,便去了御书房里求见。
说到底,还是太皇太后的命令要紧,到时候自己回去覆命,就算牧雨澄不听从也不是自己的问题。
牧雨澄正在批阅奏折,见尹依依特意来找自己,知道必定有要事,当下向太监打个眼色,要他们全都退下。
「臣妾参见皇上。」尹依依有求于牧雨澄,不得不放软姿态,真是不懂,明明太皇太后都知道自上次司马氏中毒一事,他坚持要将自己依法办理后,自己跟他已经彻底撕破了脸,为何又
要自己上前触霉头呢?
却不知道太皇太后居于深宫,跟牧雨澄的关系也不亲密,要找个人在他面前说话还真的有点难度,因为牧雨澄没有宠妃,他身边的大红人就是朝堂上的那几位,而牧雨澄对于前朝后宫之
间的隔阂管制得极为严厉,免得后宫乱政,所以自己的手也伸不到那里去,只有退而求其之,找尹依依去当说客,希望牧雨澄念及几分夫妻之情,大约会听尹依依的话。
皇室不能开枝散叶叶,这叫太皇太后百年之后如何面对泉下的列祖列宗呢?
「皇后来找朕,想必是有要事求见,不妨直言。」牧雨澄神色柔和,还是一如既往的轻淡。
尹依依其实早就有说辞,甚至准备了讲稿在袖子里,以防自己忘了哪句重要的话,当下站着道:「太皇太后跟臣妾前几天聊天,聊起皇嗣的问题。」
「妳是说流风和似云?」牧雨澄不知道是在装傻还是真傻,依照这两年多夫妻关系来看,尹依依觉得是前者。
尹依依摇头道:「太上皇膝下子女围绕,皇上此刻却只有两位小皇子,太皇太后跟臣妾认为这未免不妥,又想起皇上日夜忙于朝政,未免对身体不佳,所以想请皇上多多临幸后宫,雨露
皆沾,好让妃嫔能早日替皇上诞下一儿半女。」
其实多多临幸后宫也不见得会对身体好,只是尹依依实在想不出更佳的说辞。
「朕还年轻,这些事不急着吧。」牧雨澄淡淡地道。
「臣妾知道。」果然碰钉了,尹依依就知道牧雨澄不会给自己什么好答案,那自己到底该如何向太皇太后覆命呢?
牧雨澄柔柔地道:「太师前几天跟朕回报,说流风和似云都是天资聪颖,上了几个月课已经会写不少字。」
想起牧流风和牧似云,尹依依难得有些喜意,点头道:「臣妾也有听说,都是太师教导有方。」
牧雨澄望着尹依依,想了一会儿,便道:「有时候人多反而不是好事,人的素质才是最重要的,前朝玄武门之变,皇后应该听说吧?兄友弟恭,父慈子孝方才是为国之根本,既然人少反
而容易教养,那朕宁愿后宫里的孩子不要太多。」
他说了这么一大堆,就是为了表明一个极为清晰的意思--他重视的是质量而非数量,既然牧流风和牧似云乖巧懂事,那他便觉得足够了,那么多孩子只会导致太子的问题更为覆杂。
「臣妾明白。」尹依依总算得到牧雨澄的解释,也可以回去跟太皇太后交差。
其实尹依依觉得牧雨澄说得挺有道理,因为她也很担心如果别的妃嫔诞下儿女,会否对于自己的两个小儿子不利,毕竟都是女人,心都是偏向自己的孩子,要不然自古以来怎会有那么多
妃嫔宁愿一死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