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在地。
“姑娘,你可还好?”少年虽浑身疼痛,仍主动扶起身旁的翠翠。翠翠疼得用手护住腰,表情痛苦万分。
“还愣着作甚,动手!”众人回过神来,手持兵器向三人扑去。男人举起手中大刀,明晃晃地劈砍过来。大刀未落之际,一颗石子急速飞来,重重砸在男人面门上,男人顺势向后倒飞出去,摔倒在地。男人撑起身子望去,只见一名提剑、着黑衣、戴面具的女子从寺中走了出来。
众人见他们的大哥倒在地上,满脸鲜血,迅速围拢过来。身旁的小弟慌忙问道:“大哥,你可安好?”言罢,男人被扶了起来。
女子一个箭步飞跃落在少年和翠翠身前,接着拿起剑横在身前,“可曾受伤?”女子开口说道。
少年看着眼前的女子,观其身影听其语气,再望着腰间的令牌,原来是自己儿时的玩伴-黄东。“东姐姐,你终于来了,着实吓到我了!”少年一把从身后抱住了女子,脑袋紧贴在她的后背。
男人虽满脸是血,却仍踉踉跄跄地走了过来,站在面前行礼。“原来是秦王府的人,多有冒犯。”
众人一脸惊愕,眼前的小乞丐竟然是秦王府的人,虽不知具体身份,但他们也吓得瑟瑟发抖,毕竟秦王府的人世上无人敢惹,如今惹了,怕是有大麻烦,甚者人头落地。
此时气氛异常紧张,众人间有人吓得尿了裤子。“罢了罢了,我们也未伤你分毫,只是些皮外伤,无妨,你们走吧!”翠翠挥手示意让他们走。
“真的没事?”女子侧着脸问道。
“既然这位姑娘说没事,那你们就走吧!”少年收起胳膊,转身望着翠翠。
众人听到此话,怕会反悔,赶紧跑散了。少年再转身,一溜烟全跑了。
松儿挑起担子,走到姐姐跟前,“姐,今天这位大哥帮了我们,要不我们把这酒送他吧!”
“哦,对”翠翠接过话,弯下腰端起酒壶递给少年,“英雄,谢谢你的舍命相救,这酒送给你吧!”
“我哪有,全是我家东姐姐的功劳。”少年打趣说道,然后又接过酒,“我好久没尝过酒了,嗯,不错,上好的杏儿春。”说着喝了起来。尝过一口之后,说道,“你们住哪儿啊,我让东姐姐送你回家。”
“不必了,我们就住山脚下不远的刘家村,没几步路就到了。”翠翠赶紧解释道,因为他也不想这么麻烦人家,毕竟是秦王府的人,她也听村民说过秦王府的事。
“那好吧,那你们一路顺风。”说罢,少年便与翠翠挥手道别。待到目送翠翠等人渐行渐远直至完全消失在下山的道路尽头之后,少年才转身跟随着他的东姐姐一同走进了寺庙。
东姐姐在前方带路,少年则不紧不慢地跟在其身后。寺庙内异常宁静,几乎没有什么香客前来上香祈福,唯有阵阵诵经声从远处传来,想来应是寺中的和尚正在虔诚礼佛。
“东姐姐,父王这些年过得还好吗?我听闻父王不慎伤到了腿脚,不知是否有大碍呢?”少年忍不住开口问道。
然而,女子听闻此言却突然停下脚步,稍稍沉默片刻后,方才从嘴角轻轻吐出几个字:“王爷吩咐过,此事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半句。”
很明显,少年若想继续追问下去,必须另寻他法。于是乎,少年开始在一旁喋喋不休地央求道:“好姐姐,你就行行好,告诉我呗……”只是,无论少年如何软磨硬泡,这位东姐姐始终闭口不言。
“马上就能见到父王了,我自己问!”少年在后面做着鬼脸,见好姐姐什么话也没有,便失去了耐心,也没做过多纠缠,说着喝完最后一口杏儿春,便将酒瓶往旁边的草丛一扔。
说话间来到了殿前,
“王爷,少主已带到!”好姐姐上前作揖,少年躲在身后,似乎还有点紧张,毕竟已经好几年没和父亲见面,在那段时光里,陪伴自己的除了藏经阁里浩如烟海的书籍,也就是这寺庙里的和尚。当然除了读书的枯燥和内心里的孤独,也有丝丝温暖,因为每个月十五,最疼他的亲姐姐—昭阳郡主会带着他的玩伴以及他的东姐姐陪他玩,每次都会带来很多东西,最让他喜欢的是父亲某次出征之前亲手做的木剑。后来随着时间的流转,玩伴入了私塾后又进了天印书院,东姐姐也留在王府里生活。
那残存的印象也是停留在王爷为数不多的几次探访,每次探访最多一炷香的时间,除了询问他的身体状况,也没其他的,无非是交代方丈督促他的学业。说来也巧,每次探访,少年他不是看书累了休息,就是病了躺在床榻上,残存的印象就是眼睛微微睁开那模模糊糊的脸庞。
\"退下吧!\" 一道低沉而威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