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世子莫急,这是皇上亲手书写的一封密信,请世子务必尽快当面呈交给秦王。或许皇上已有应对之策,一切尚未可知!”
杨轩接过信,攥在手里,他不看内容也能猜个大概!无非是让秦王遵守大义,此刻不去趁火打劫,让邺国南边平安!若是南边也闹腾起来,恐怕离亡国不远了。
此时此刻,王叔、嵩临以及贞惠他们皆已获悉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于是乎,三人迅速地聚集在了一间屋子里,面色凝重地开始商讨起来。
贞惠轻声说道:“父王来信说北狄竟然派遣使者前来索要北幽州,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而王叔则一直低垂着头,似乎正在沉思着什么重要的事情。他那紧紧握着核桃的手因为用力过度而微微发白,以至于此刻屋内异常安静,甚至连核桃相互摩擦所发出的细微声响都清晰可闻!
一旁的嵩临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怒目圆睁,大声呵斥道:“这北幽州可是咱们好不容易才拿下的战略要地,怎能够如此轻易地拱手让人呢!要知道,这北幽州乃是渤海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要道,如果将其送给北狄,那不就等同于自寻死路吗!”
见嵩临情绪如此激动,王叔赶忙出言安抚道:“你先小声一些,王上目前尚未应允此事。他只是写信告知我们罢了,依我之见,此刻王上定然已经派遣使者快马加鞭地赶来南都了。所以,咱们暂且稍安勿躁,等使者来了再说。”
然而,嵩临却并未因此而平息愤怒,依旧愤愤不平地嚷道:“哼!想当年,渤海与北狄本就是同出一源,如今他们这般步步紧逼,究竟是在耍弄何种阴谋诡计?”
阳光正好,微风轻拂,灵儿与庆王爷正悠然自得地漫步于横水大街之上。这条街道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街边的小贩们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没走多久,灵儿突然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庆王爷,娇嗔道:“阿叔,时辰可不早啦,咱们回去吧。我想苏姨肯定早就准备好了一桌子丰盛美味的佳肴等着咱们呢!”
庆王爷微微一笑,目光温柔地望着灵儿,轻轻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别急呀灵儿,咱们再逛会儿。这会儿要是回了你姑父府上,恐怕那儿早已是人满为患喽!”
灵儿眨巴着大眼睛,满脸疑惑地问道:“啊?为什么呀?今天到底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吗?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去姑父家呢?”
庆王爷哈哈一笑,伸手宠溺地刮了一下灵儿的鼻子,啥也没说。
灵儿有些迷糊,她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小脑袋瓜。于是,二人继续沿着大街前行。
此时的南都城一片欢腾景象,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忙忙碌碌地筹备着那场即将来临的盛大婚典。城中百姓们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之中,对于北方发生的事情浑然不知。
而朝堂之上,那些大臣们大多也被蒙在鼓里,只有极少数人脉广博之人隐隐约约听闻了一些风声。然而,这股风吹到各个王府时,楚王却是第一个洞悉其中内情的人。
“父亲,今日孩儿与朝中的诸位子弟一同前往城外狩猎,竟意外得知了一则惊人的消息!”涣世子一脸急切地坐到楚王身旁,语气中难掩兴奋之情。
只见楚王微微眯起双眼,不紧不慢地说道:“哦?莫不是关于北方的消息?其实为父早就已经知晓了。”
“啊?父亲您竟然都知道了?”涣世子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
楚王轻哼一声,端起桌上的茶盏浅酌一口后缓缓说道:“这天底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即便消息再如何隐秘,也总有传到本王耳中的时候。”
听到这里,涣世子赶忙附和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可得尽快谋划一番才好!”
楚王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当前摆在我们面前最关键的问题便是,此事究竟要不要让我们吴国出兵。”
涣世子闻言毫不犹豫地大声应道:“那自然是要出兵的呀!父亲,这可是开疆拓土的大好良机!”
然而,楚王却突然放下手中的茶盏,眼神冷冰冰地盯着涣世子,厉声道:“瞧瞧你这般冲动无脑的模样,真真是让人耻笑!怪不得你皇祖父向来偏爱渊儿而不喜你。”
涣世子心中一急,正欲开口辩解几句,但当他看到楚王那阴沉的脸色时,瞬间便意识到此时再多言也是无益,于是只好悻悻然闭上嘴巴不再言语。
横水秦王府外,平常冷清的街道被多辆马车堵的水泄不通。然而王爷却下令关门谢客,谁也不见,连亲家渤海来的使者也被拒之门外,管叔出门给各位使者的说辞就是,近期婚典之事极为重要,其余诸事一概不理!这可愁坏了门口的那些使者。
“也罢,我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