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立渊传 > 第218章 出兵的争执

第218章 出兵的争执

走到一处卖糖雪球的摊子前,贞孝停下脚步,看着裹着晶莹糖霜的山楂,忽然轻声问:“真的要对邺国用兵吗?”

立渊正从袖中取出银两的手顿了顿。o>微*,趣¢小??¥说} ?·¨无μ/错±?<内@>%容=

“眼看就要年底了,”她声音更轻了些,目光掠过街边一户亮着灯的窗,里面隐约传来孩童的笑闹,“这时候发兵,多少人家……就没法团圆了。”

立渊沉默着接过摊主递来的糖雪球,递了一串给她。山楂的酸混着糖霜的甜在舌尖散开,他抬头望向远处——夜市的灯火沿着长街蔓延开,像一条流淌的星河,家家户户的窗棂里都透着暖光,那是寻常人触手可及的安宁。

“你还记得渤海那场暴雪吗?”他忽然开口,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

贞孝捏着糖雪球的手一紧。怎么会不记得?那年她才十岁,整个渤海被大雪封了三个月,粮仓见了底,父亲派去求援的人一批批回来,带回的只有绝望——邺国在沧州封了海道,北幽州的通商口岸也关得死死的,一粒粮食都运不进来。她亲眼见过饿极了的人扑在雪地里啃树皮,见过抱着冻僵孩子的妇人在王府外哭到失声。

“那时候,多少渤海家庭没了团圆?”立渊的目光落在她脸上,眼底映着万家灯火,却比雪还冷,“我在邺国游历过,扮作寻常百姓。他们的百姓,赋税比别处重三成,缴不上的就被拉去修城墙,饿死在工地上的不计其数。表面看着繁华,底下早烂透了。”

他抬手,指向那些亮着灯的窗户:“西南叛乱刚平,你我都见过流离失所的人是什么模样。我不想再看见那样的景象。”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坚定,“统一天下,不是为了疆域有多广,是想让这些灯火能一直亮着,让昇儿,让更多的孩子,不用再怕大雪封门时,连一口吃的都求不到。”

夜市的喧嚣似乎在这一刻静了些,卖唱姑娘的琵琶声远远飘来,哀而不伤。贞孝望着立渊的侧脸,他下颌线绷得很紧,眼底却藏着一片她从未完全看懂的海——有疲惫,有狠决,还有一丝深藏的、对太平的渴求。

立渊转过头,见她望着自己,伸手将她鬓边的碎发别到耳后,指尖带着糖霜的黏意:“走吧,该回去了,昇儿该醒了。”

两人转身往回走,红灯笼的光晕在他们身后拉长,脚印很快被往来的行人踏平,只有那片万家灯火,依旧暖暖地亮着,映着前路,也映着远方未可知的波澜。.精??±武×,%小_?说+网[? {~(更>×\新(?[最,?<快<,

寿昌宫内,檀香缭绕中裹着一股火药味。立渊话音刚落,户部官员们的窃窃私语便如潮水般涌上来,齐王扶着玉带往前半步,苍老的声音带着难掩的疲惫:“殿下,非是老臣驳您颜面,十万大军的粮草军械,户部实在凑不齐。”

立渊眉头紧蹙:“伯父,西南叛乱已平,户部难道连这点调度之力都无?”

“西南?”齐王苦笑一声,展开手中账册,“殿下且看,重建洋州城的木料石料已押后至明年,边境军屯的冬衣裁撤三成,就连京畿粮仓都只敢留足三个月存粮。今年霜降比往年早了一月,北疆已飘雪,若是冬粮不足……”

“可邺国必须灭!”立渊猛地拍向案几,玉圭在锦垫上弹了一下,“海州府库被劫掠时,户部怎么不想着边境百姓的死活?如今要用兵,倒算起细账来了!”

兵部侍郎周大人早按捺不住,往前一步朗声道:“齐王殿下!五万人马去灭一国?莫说邺国尚有东海王三万精锐,便是沿途关隘设防,分兵把守都捉襟见肘!西南平叛时,我军前后投入近八万,那还只是平叛,不是灭国!”

户部侍郎张大人涨红了脸反驳:“周侍郎只知用兵,可知一粒米从江南运至吴邺边境,要耗多少人力?十万人马一月粮草,够洋州百姓重建半座城!”

“张侍郎好大的口气!”周大人身边的兵部主事年轻气盛,指着户部官员便骂,“要不这样,干脆让你们户部去前线!反正五万人马不够填邺国人的牙缝,倒不如换你们去算算,敌军的刀箭值多少粮草!”

“你放肆!”张大人气得发抖,“我户部掌管国计民生,岂容你这般羞辱?”

“羞辱?”那主事冷笑,“当初邺国在边境掳走我朝百姓时,你们怎么不算算人命值多少粮草?如今要报仇雪恨,倒想起省钱了?”

朝堂顿时炸开了锅。兵部官员们拍着案几怒斥户部“鼠目寸光”,户部官员们则围着齐王诉苦,说库房早已见底。立渊盯着齐王,眼神里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