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签到永恒仙体逆天开局 > 第155章 走不通的道路,心之所向,即为道

第155章 走不通的道路,心之所向,即为道

凡界古之飞升祭坛,刘青松依然盘坐在本源中枢不曾挪动一步。

“何为道?我之道,又在何方?”

刘青松眉头紧锁,嘴中还不停的念叨着,这等情形,若是有人看见,定会觉得他走火入魔了。

“三千大道,儒释道,天道,人道,修仙之道,生存之道......”

刘青松依然在不停的呢喃着,紧缩的眉头不曾舒展过。

实在是想要走出自己的路太过于艰难,三千大道皆是脱胎于天道,囊括了天地之中九成九九的本源大道。

世人若想脱离其中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这相当于在深渊之上修建独木桥,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万劫不复之地。

刘青松前世也曾饱读诗书,据他了解,‘道’这个东西一个流派一种说法。

如道家之中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道也是宇宙运行的根本规律,它支配着世间万物的生长、发展和变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万物遵循道的规律而运行,强调了一种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

儒家之中的 ‘道’ 更多地指道德准则、伦理规范和世界理想等。

例如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道’是一种人们应当追求的高尚道德境界和社会理想状态,是一种以仁爱为核心,以礼义为规范,实现社会和谐、人际关系融洽的价值追求。

同时,儒家认为 ‘道’ 也是一种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方法,强调统治者要以道德为基础,施行仁政,使国家和社会达到安定繁荣。

而佛教虽较少直接提及‘道’,但与之相关的概念如 ‘菩提道’‘八正道’ 等,‘菩提道’ 是指通向觉悟、解脱的道路,修行者通过对佛法的领悟和实践,断除烦恼,证得涅盘,达到解脱的境界。

‘八正道’ 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佛教修行者达到涅盘解脱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是佛教修行的核心内容。

“不......不对,这些不是我想要的道,我的道不该如此!”

刘青松摇头晃脑的呢喃道,这模样,就好似一个喝多的醉汉一般。

他没有察觉到,自己身体深处,逐渐弥漫出黑气。

这是要入魔的迹象!

魔气越来越浓郁,直至最后化为一个茧将刘青松紧紧包裹在内。

就在那团魔气将刘青松彻底包裹的刹那,飞升祭坛上的符文猛地闪烁起来,一道道古老而神秘的力量自祭坛纹路中逸出,与那浓郁的魔气相互抗衡。

“嗡 ——”

低沉的嗡鸣声在这片古老的空间中回荡,符文的光芒愈发强盛,试图驱散那股不祥的魔气。

可魔气好似有了灵智一般,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愈发汹涌,疯狂地吞噬着周围的灵气,试图加固那囚禁刘青松的魔茧。

在魔茧之中,刘青松的意识逐渐模糊,往昔的记忆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闪现。

他想起了前世作为顶级世家的接班人,在商场叱咤风云,要什么有什么,最后却被一场意外轻易的夺走了生命。

又想起了聂宇,就算作为气运之子,机缘无数,努力修炼,好不容易觉醒圣体,最后却还是被最亲近之人背叛夺舍。

“道...... 究竟是什么?” 刘青松的意识在混沌中挣扎,他的内心满是不甘,难道想走出自己的道路真的不可能办到吗?

就在他的意识即将被黑暗完全吞噬之时,魔茧之外,一个苍老而又缥缈的声音悠悠响起:“莫要执着于他人之道,道在心中,心之所向,即为道。”

这声音如同一道惊雷,瞬间划破刘青松脑海中的混沌。

他猛地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清明,在那无尽的黑暗中,他似乎看到了一丝微光,那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指引。

刘青松深吸一口气,运转体内仅存的一丝灵力,开始与那汹涌的魔气抗衡。

他不再纠结于三千大道的束缚,不再追寻他人走过的路,而是将全部的心神沉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探寻那隐藏在灵魂深处的道之真谛。

随着刘青松的反抗,魔茧开始微微颤抖,茧内的黑气也逐渐变得稀薄起来。

与此同时,世界本源光芒绽放,与刘青松体内的大道仙源产生共鸣。

“吾之道,不受天地禁锢;吾之道,顺应本心,逍遥世间,无拘无束,一道出,万道臣服!”

刘青松眼神愈发明亮,内心的想法也逐渐坚定。

他的道,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