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杏儿和顾瑾秀
“去安顺城。”沈莹一锤定音。
众人都停下手里的活儿给楞住了,原本也想到是这个结果,但去安顺就是往西。
西边谁也没去过,而如果渡河,往京城去至少还是个希望吧——不管怎么样打仗,京城总归是最安全的地方吧?
“都是冒险,以后不是安顺城失守,就是河对面的丰城成为战场。这两城有得是交战的时候,而咱们都只是一介小民,谁坐天下跟咱们乡下人都关系不大。犯不着去送死,自然是谁对咱们好,咱们就先跟着谁。”沈莹话说得很实在。
高四虎比较憨,直接道:“可梨花妹子,都传你是宋锦西认的干妹子呢。咱们去安顺城,不就是坐实了这件事?”
“现如今反正也摘不清了。”黄村正笑说。
黄村正是知道宋锦西会经常靠那只鹰捎信来,以及那盐和地图都是宋锦西送的。
这事儿,沈莹没再瞒村委会的人,既然要承情,当然大夥一起承还可以分担一点儿。
众人还在犹豫。这是明显地选边站了。
做反贼治下的农民,还是继续做良民。
可没有船渡河,他们能去京城吗?
在云雾岭上造只船来,这也太不现实了。
沈莹没有多说什么,明天早上才走,她给众人时间自己判断。
“咱们的粮食怎么办?”这时,小崔氏过来提醒。
是的,他们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吃了。
除了当初存的一些干笋和豆子。
肉干也没有了,油更是几日没见着了,盐也不多了。
沈莹在路上敢从空间拿出很多东西,但正规的粮食她肯定是不敢拿的,不现实。这几年整个郡都是打饥荒的年月,如果说谁在云雾岭藏了粮食这太夸张了,连宋家军这么做都不现实。
“只能进城了。”朱地主已经做出选择。
黄村正,谢柏清,顾郞中也都点头。
“有不同意见的呢,明早动身之前要提出来跟朱伯伯说。”沈莹笑说。
她早将谷地的图纸给了宋锦西,不为别的,只为她觉得大荆朝是应该来一场革命了。
天灾这样不断,往往都会伴随着各地的起义。
虽然韩霜儿与宋锦西在书里是一个炸弹,但目前至少没见宋锦西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至少,他在努力维持秩序。
张少锤说,三淮县当初水灾,府衙竟然没有援手,更没有赈灾之类。既然宋锦西愿意管,那她就支持宋锦西。
梨花村的人见识不多,大多是山民,但也有像崔姥姥他们这样从京城里逃出来的。坐在洞里吃着最后一点食物,都是蓬头逅面的,想着未来该怎么办。
“姥姥,你想回京城吗?”沈莹走到大崔氏身旁坐下。
大崔氏让了让位置,摇头:“家里人都没有了,还回京城干嘛呢。”
一时间两人都没有说话了,因为不约而同都想到了谢满书。谢满书是死了吧?死在了京城。
大崔氏心里应该是苦的,唯一的儿子。她应该是想弄清楚这件事的,但她放弃了这个执念——放弃得比小崔氏还要早。
大崔氏道:“其实俺们根本就从来没有得选,一直就是这样的。”
沈莹懂她的意思。太痛了,可还是得接受。
“人啊,有时候还是得认命。但认命的同时,也要跟老天争一争。”大崔氏脸上带着模糊的笑意,“都说不行的,现在俺们不也走到了这儿?虽然前面就是万丈悬崖。”
“姥姥,你会恨谢东山吗?”沈莹突然有些好奇。她没有叫他爷爷。
大崔氏楞了一下,没想到沈莹会问这个问题。
过了一会儿,大崔氏苦笑道:“活着就行,其它的,姥姥我不会去多想。因为……想了也没用。”
这是她宽慰自己的办法,人总要活下去。
沈莹不再为难她,低头想自己的心事。
**
第二天一早,队伍下悬崖去往安顺城。
根本就没有其它的选择。而沈莹让他们做选择,只是让他们认清楚现实,也表明她自己的态度,她暂时站队宋锦西了。
悬崖陡峭,队伍里老弱多,幸好有登山绳捆缚不然根本下不去。沈莹又动员他们丢掉身上的行李,这次大家都很爽快。
经过几个月的折腾,也实在没有什么了。
衣服破破烂烂,鞋子没一双好的,他们变得跟当初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