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带着萌宠去古代逃荒种田 > 故技重施

故技重施

故技重施

“他说什么?”橘橘并没有走,而是窜过来问。

“宋锦西……受了箭伤。他们去对岸的丰城打暗枪扮马匪,抢了一批粮草和马匹,这封信是宋小北在渡船来安顺的路上写的。”

沈莹烧掉了信。虽然除她与橘橘以外的人并不能进空间,她还是把信烧掉了。

“他会不会死啊?”橘橘关心起宋锦西。

“不至于吧?”这话沈莹也说得不笃定——以宋锦西的脾气,如果没有受重伤,又怎么会让宋小北代笔。

因为担心宋锦西的生死问题,连续两天沈莹都心事重重。

城里仍然没传来开放城门让他们通行的政令,而庙宇外的流民已经开始有蠢蠢欲动的迹象了,也不知道是谁带头鼓动的,连续有人往他们住的院子里扔石头块。

等他们梨花村巡逻的儿郞跑过去看,便看见一群流子嬉皮笑脸地站在那儿求他们给口饭吃。

都知道沈莹是宋锦西的干妹子,都知道梨花村的人在这节骨眼上还有白饭吃。

每晚传来的饭香,使他们饥肠辘辘。

还有人在那儿没日夜地冲院子里喊:

“大姑娘,看俺们一眼呗。”

“大姑娘,你想男人不?”

旁边东厢房住的就是当兵的,当时也答应过不会让人来惹麻烦,可这些人当兵的一出现,这些流子便一轰而散。

当兵的一走,他们又围过来开始了。

高铁牛组织儿郞们也痛殴打这些人几次,但都是死性不改,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活着也没希望,他们倒是抱着死前也要图个嘴快的心,不时来调戏队里的闺女。

有泼辣的婆子媳妇,便组队站在院里叉着腰跟他们对骂。

骂的都是些混话,什么老娘都能生出你来了,龟儿子!

这些流民也不生气,反而更来劲了,什么荤话都出来了,也不嫌婆子们老。

真的,谁也没这个时间跟他们真较劲。

就跟那狗皮膏药似的,粘上了便甩不掉。无论是当兵的也好,还是梨花村的村民也好,都各有各的事情。

如何别得过这群整日挨着饿的闲民。

当兵的要操练,梨花村的村民做衣服的做衣服,做鞋的做鞋,晒草药的晒草药。

沈莹从空间里拿了不少能用的布料丶棉花丶药草出来,假装是附近和城里买来的,弄个木板车放在野地里,让儿郞去拉回来。

儿郞们也只当是沈莹私下和别人的交易,都很低调,不闻也不问,趁着天黑盖着茅草全拉了回来。

结果梨花村的人都有了事儿做。

沈莹不让他们光坐着,男人也要学做衣服做鞋。

在这隔壁当兵的眼里简直是天下奇观,但梨花村的男人们却很听话,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现在也没个别的事儿做。

这旁边树叶子都撸完了,又不需要天天出去找水找粮食,做点鞋袜又怎么了?

只是都粗手粗脚的,穿个针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免不了被婆子和媳妇们嗔怪罢了。

沈莹的想法是,离开安顺城的时候,梨花村必须人人有两套棉衣,必须人人有两双棉鞋。

这回她连桐油都托馀官丁买到了,桐油籽也从城里弄了一些,正在空间里试种。

冬天路上一定雨雪多,棉鞋底必须厚实,必须趁这秋天日头好刷上桐油。

而且,外面流民其中有些人,今天跟这儿叫唤完,明早一醒来人便硬掉了,被拉去了乱葬岗。

可大人再脸皮厚,闺女再沈得住气,娃娃们不行。这些娃娃们正是有样学样的时候,外面的荤话浑话他们一时也学了不少,不时说给自家的大人们听。

谢柏清与顾郞中这些天也没闲着,受沈莹的托付教这些娃娃们上课。

沈莹还教了他们唱现代的儿歌,背诗,不外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之类。

大荆朝的历史里并没有李白,顾郞中和谢柏清一致认为这些诗好,沈莹直接说师父教的,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除了识字,沈莹也很看得算术,让顾瑾秀亲自上阵教这些娃娃怎么识数字,怎么做账。

让顾瑾秀做鞋袜,她这本来绣花和握毛笔丶打算盘的一双巧手,实在太糟踏了,做个乡村女师倒是不错。

经过那一夜两人的长谈,顾瑾秀的身体语言缓和了许多,虽然半夜总还是会被噩梦惊醒,嘴里呼救叫着不要不要,平时都快看不出跟以前有什么两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