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威胁 明日我在家等你,绒儿
周钰刚好在“竹篓”底部画完几根胡萝卜, 擡头回答祝绒的问题:“因为漂亮么?”
祝绒摇摇头,指尖随着花灯骨架的线条缓缓移动:“我小的时候,家里时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爹爹阿娘早出晚归, 很辛苦地赚银子, 希望能让我吃饱穿暖。”
她抿了抿唇,鼻子有些发酸:“可是,我一个人在家好孤独呀, 我总是搬着板凳坐在门口,从白天等到天黑, 望着没有尽头的漆□□路, 等他们回家,有时候我甚至会胡思乱想,是不是爹爹阿娘忘了提灯, 迷了路,回了别人的家, 不要我了。”
周钰放下笔,移开画纸笔墨,朝有些低落的祝绒伸出手, 祝绒握住他的手, 不承想他一用力,将她拽下了椅子,抱进了怀里, 低声道:“然后呢?”
祝绒就这样窝在周钰的怀里,继续道:“我想让他们早些回来,能陪我玩玩,可我不好意思开口, 于是想出了一个法子,我收集了许多别人丢弃的残烛,将它们烧融化后再做成新的火烛,在家门前朝他们回来的路一盏盏摆去,延伸出好长,如此他们远远看见了,便会加快步伐回来,也不会因为天黑而迷路。”
“但是火烛总是很容易被吹灭,而且不好看,我便想着若是这些烛灯能再漂亮些,爹爹阿娘便会更喜欢回家了。”
周钰拈起祝绒的一捋头发把玩:“所以你便开始学着制作花灯?”
祝绒点头:“嗯,我从捡残烛,变成捡破灯,蹲守好久,终于收集到不同的花灯,拿回家一盏盏拆开来看,又学着重新拼起来,渐渐便晓得该如何做了。”
“我们绒绒就是天才。”周钰吹捧道。
祝绒轻笑一声:“才不是呢,起初我做得太丑,爹爹阿娘根本没有发现它们同火烛有什么区别,路过都不曾注意到,直到有一日,他们走到有灯的地方时,发现沿途的灯会随着他们的步伐而移动,才发现我的才能。”
说到这里,她的脸上开始出现了骄傲。
周钰好奇道:“灯是如何随着他们而移动的?”
“很简单,我用绳子将十几个小滚灯串在一起,在家门口拉动绳子,灯便一盏盏动起来了。”祝绒擡手拨掉周钰发梢的水珠,又在他衣裳上擦干手。
自那之后,爹爹阿娘便真的提早回家了。
因为他们白天除了给别人干活,还拿着祝绒做的花灯去卖,卖花灯赚的银子,足以替代他们给别人干活三四个时辰赚的银子。
于是他们晚上便在家同祝绒一起做花灯,日子久了,花灯越来越受欢迎,两人便辞去原来的营生,专门售卖花灯,渐渐有了如今的作坊。
“我便是祝家发财的大功臣。”祝绒毫不心虚地自夸道。
周钰亲亲她的眉心,以示赞同:“所以你喜欢花灯,是因为它们将你爹爹阿娘带回了家?”
祝绒点了点头:“花灯在我心里便是方向,有光指路,便不会迷失。”
哪怕走远了,在黑暗中迷了路,有了灯,人们总能循着光相认。
灯对她而言,除了是照明之物,挣钱的工具,更是灵魂的慰藉,能带她找到别人,亦找到自己。
“花灯还带着我,找到了你。”祝绒仰头朝周钰咧嘴笑笑,“不然你就死定了。”
“是,若不是祝姑娘的灯球,周某早已化作白骨,大恩不言谢。”周钰爽快承认道。
其实周钰更想告诉她,她便是他的灯,是一盏……老虎模样的花灯。
“所以绒绒,你只需循着初心,继续制作自己喜爱的花灯。”周钰扶她起身,挽起她鬓边的发,正色道,“千万不要为了帮我去勉强自己,不值得。你的灯,是最漂亮,最好用的,它们不应该染上血,成为战争的武器。”
祝绒的神色忽然有一瞬的停滞:“我的灯……是最好用的?”
周钰认真地答道:“嗯,精巧华丽的花灯,我见过不少,宫灯更是繁覆,可你设计的花灯与那些灯不同,出彩之处不在于用材昂贵华丽,而在于使用上的巧思,许多设计是别的作坊不曾想到的,比如那握在手里的灯球,便携,还能用来砸人,还有可以折叠的长灯,可以插花的——”
“我想到了!”祝绒的双眼顿时一亮,她停顿了片刻,像在心里又确认了一次,兴奋地重覆道,“我想到了!”
周钰正要问她想到了什么,祝绒却双手捧住他的脸,猛地撅了一口,立即起身,几乎是冲进了房里,又一次砰一声关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