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风起 你再忍忍,我很快就带你回家……
东宫之中, 萧文善彻夜难眠,一直在等待送出去信件的回音。
但毕竟齐州与京城之间有将近半日的路程,他只能耐心等着, 只是不管看什么, 都心神不宁。
直至傍晚, 他等到了姜尚元的求见,连忙让嬷嬷把人带进来,关上门窗, 着急地问结果。
姜尚元把回信递给萧文善,让他自己看看。
萧文善打开信件, 看到上面姜玥的字迹, 眼睛一下子便红了。
“母后……”在触及姜玥的一切之时,萧文善才会重新展露出一点七岁孩童的模样,他擡手抹了抹眼泪, “母后一切可好?”
“放心吧,只要你好, 你母后便好。”姜尚元并未提及太多姜玥的事情,也不甚关心,“殿下, 您可仔细看好了。”
萧文善点点头, 认真看了一遍信件,一时陷入沈默。
姜尚元在萧文善面前蹲下来,双手搭在他的肩上, 神色极为严肃:“殿下,臣只问您一句话,您敢不敢?”
萧文善垂头望着信上的字迹,眨了眨眼, 答道:“我……没有准备好……”
姜尚元的手紧了紧,他正琢磨着要如何说服萧文善,忽见萧文善擡起头,凝望着他的双眼。
“但若母后在身边帮我,我便什么都敢做。”萧文善眼神中是不容置喙的强硬,“除了母后,谁都不行。姜尚书,您可明白孤的意思?”
姜尚元不由得一怔,这还是头一次,萧文善用这种语气和神态对他说话。
这不是在询问或倾诉,而是……在命令。
这孩子,知道姜玥的身份,他什么都知道。
姜尚元沈默片刻,站起来后退几步,双手作揖,郑重地跪了下来,行跪拜之礼。
“殿下所言,臣谨记于心,定笃之于行。”
*
萧元祁正在书房中处理奏折,可根本看不入眼。
自周钰的消息传出去之后,马上有不少为他求情的奏折出现,萧元祁愈发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哪怕是□□宠妃这等重罪,都无法令周钰在大梁尽失人心,此人一定得死!
萧元祁摁了摁眉心,也不知是他眼花,还是殿内的灯出了问题,总觉得眼前忽明忽暗,令人昏昏欲睡。
他起身想去永秀宫歇下,忽然想起永秀宫今时不同往日,接连遭遇重创,估计不敢再兴风作浪,只是可惜他又少了一个去处。
当萧元祁犹豫要去哪个妃嫔的寝殿时,刘公公忽然来报,说太子殿下求见。
萧元祁挥手示意让人进来,但仍站在原地,并未打算坐下来好好听萧文善说话。
萧文善走进来,还没行完礼,萧元祁便不耐烦地打断问道:“这么晚了,你有何事?”
萧文善跪在地上,仰着头看向他,道:“儿臣实在担忧父皇,想与父皇说说话。”
“朕有什么需要你担忧的?”萧元祁觉得好笑,一个屁大的小孩也能为他担忧?他有如此无用吗?
萧文善答道:“儿臣听闻北,不对,是那罪臣的事情,思来想去,仍觉得此事如此处理,风险极大。”
萧元祁冷笑一声:“莫非你觉得周钰不该死?”
“儿臣只是担心,虽然那罪臣被下狱,可他仍有许多兵力在齐州,包括吴将军率领的西平军,他们若知道消t息,定不会善罢甘休,也许马上便会攻来皇城,要将那罪臣劫走!”萧文善越说越急,直接向萧元祁磕了一个头。
怎知萧元祁忽地大笑起来:“如此甚好!甚好!朕正愁没有理由处置那些变了心的人,他们若敢作乱,朕便趁此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
萧文善一怔:“可光是在齐州的西平军,便可能有两万人……”
“两万人又如何?他们当朕的宫墙如此脆弱不堪吗?朕有近八千神策军,加上宫墙上的军械炸药,他们根本无法踏入朕的皇宫半步!”萧元祁俯身轻拍了拍萧文善的脸,低声道,“善儿还不知道吧,朕的一颗炮弹,便能送几百人下地府!”
萧文善只是望着萧元祁的表情,微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
他不知该说什么了。
镇北军四万人,如今是西平军两万人……这些守卫大梁的将士,在萧元祁的眼中,到底算什么?
萧元祁见萧文善发楞,笑着拉他起来:“善儿能想到这一层,已是大有长进,朕甚欣慰!你且等着好好看清楚,乱臣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