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赵铠赴任,
且说那赵铠在接获圣上旨意后,不禁感到一阵头疼。本文免费搜索:小说魂 xiaoshuohun.com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匆忙唤来赵武、戏志才以及甄俨等心腹前来商议对策。
待众人齐聚一堂,戏志才率先开口,其话语一出便如醍醐灌顶般让在场之人恍然大悟。只听得他条理清晰地分析道:“诸位请看,此次圣上突然降下旨意,责令将军移师并州,实乃董卓所施的离间之计啊!
将军您久镇冀州,势力根基尽在常山郡一带。如今圣上却强令您离开熟悉之地,奔赴遥远的并州就职,其用心昭然若揭——便是妄图分化将军之根基,以达铲除异己之目的!”
众人闻听此言,纷纷颔首表示认同。赵铠亦是连连点头称是,但此刻那道圣旨犹如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心头,令他倍感沉重。
毕竟圣意难违,更何况圣旨上白纸黑字写明需即刻启程赴任,不得有丝毫延误,违者将被视作谋反之罪论处。如此一来,岂不是硬生生地逼迫着赵铠乖乖就范么?
一旁的赵武此刻亦是心乱如麻,惊惧之情溢于言表。他深知当今朝堂已被董卓牢牢掌控,其专横跋扈之举迟早会引发众怒。待到那时,各方诸侯势必群起而攻之,共同声讨董卓这个国之大贼。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乱世风云,赵家究竟该何去何从呢?这着实令人忧心忡忡。
赵铠看着一脸忧虑之色的儿子赵武以及众多大臣,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迈之气,他突然仰头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回荡在整个内堂之上。
待笑声停歇,赵铠朗声道:“子升所言极是,但陛下此次升任我为并州牧,此乃明晃晃的升迁之举,实乃喜事一桩,又何来忧愁之说呢!”
就在众人面面相觑之际,甄俨跨步向前,拱手说道:“将军有所不知,如今的并州可谓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先是匈奴叛乱,残忍杀害了并州刺史;而后丁原大人也惨遭不幸。此时此刻的并州,局势定然凶险万分呐!”
赵铠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甄俨所说之话,但脸上依旧挂着那自信满满的笑容,回应道:“呵呵,或许那董卓老儿已然忘却,我可是出自并州军呐”!
遥想当年,吾等正值青春年少之时,便已在并州疆场上纵横驰骋,与匈奴各部浴血奋战。渴则饮毛茹血,战至马革裹尸亦在所不惜。今日重回并州,于我而言不过是故地重游而已!
赵铠这番慷慨激昂之言一出,原本忧心忡忡的群臣们顿时如释重负,纷纷交头接耳称赞起赵铠的英勇无畏。
然而,与其他人那副如释重负的模样不同,赵武非但没有丝毫轻松之意,反倒是双眉微微蹙起,目光直直地凝视着自己的父亲赵铠。
紧接着赵武启唇发问道:“现今这董卓肆意弄权、扰乱朝政,致使朝堂纲纪败坏,天下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依孩儿之见,恐怕无需太久时日,各方诸侯必定会纷纷高举起正义之旗帜,打着清除君王身边奸佞小人的旗号,齐心协力共同围剿这董卓恶贼。待到彼时,不知父亲大人您究竟打算作何应对呢?”
赵铠闻听此言,心头亦是猛地一紧,暗自思忖良久之后方才缓缓答道:“吾虽已年老体衰,但尚存一腔忠肝义胆,若真到了那等关键时刻,为了国家大义,哪怕是舍弃这条性命也定然在所不惜,我儿大可不必为此忧心忡忡啊!”
言罢,赵铠仿佛突然间下定了某个重大的决心一般,面色凝重地转头看向赵武,沉声道:“圣上旨意难以违抗,不过陛下只是责令我前往并州赴任而已,未曾提及要让我儿同行之事。故而此次奔赴并州,我只需带领少量亲随兵马便可足矣!
至于家中诸事以及咱赵家众多的亲朋好友和兄弟们,就只能交托于我儿你来悉心照料啦!切记万不可意气用事,无论遇到何事都务必深思熟虑之后再行定夺啊!”
赵武一听这才明白,父亲这是有意自己前去赴任。
戏志才见此灵机一动,再次上前说道:“将军之言,可谓一举两得,实属妙计!”即可解了圣上之命,也可保全将军根基,实乃高见!
赵武此刻心中仍旧充满忧虑,难以安心下来。要知道他的父亲已然年迈体弱,又怎能承受得起如此巨大的风浪冲击呢?
看到赵武这般愁苦模样,一旁的戏志才也只能好言相劝,再次宽慰道:“倘若主公您依旧放心不下,倒不如再多调拨一些兵力和将领与将军一同前行,以便能时刻守护在将军身旁啊!”赵武听后,觉得此计甚妙,便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