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楚瑜不满的说\"怎么来了也不带她来见朕,怎么还非得我请她来吗?”
楚奕霖\"父皇,她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主,你不召见她能进宫吗?”
楚瑜\"那还是朕的过错了,你不说朕怎么知道她来了”
楚奕霖\"娇娇说了,等她大哥金榜题名做了状元就过来见您”
楚瑜不悦的说\"怎么朕想见她还得挑日子吗?”
楚奕霖\"不是父皇,您上次见她就把人家小姑娘吓着了,怎么您还想吓唬人家啊!”
楚瑜\"我怎么吓唬她了,我不是还留她进餐了吗”
楚奕霖\"父皇,您还是再等一阵子,她哥殿试完再见她吧”
楚瑜看楚奕霖不愿意让她见林娇娇,也就不再说这个事了,沉思了一会说\"林安平的策论我看了,确实写的不错,你去让他好好准备殿试,状元不是那么好拿的”
楚奕霖\"这个谁都知道了,如果好拿就都是状元了。”
楚瑜\"知道就行,下去吧”
楚奕霖\"是,儿臣告退”
楚奕霖从御书房出来后,就直接回了王府,入夜后悄悄出了王府到了林宅,看到林家兄妹都还在堂屋里说着话,楚奕霖进来告诉林安平说\"我父皇让你好好准备三日后的殿试,”
林安平\"知道,我已经准备好了”
楚奕霖\"那好,我就不多说了”
转眼间三天很快就过去了,到了殿试的时间,林安平坐在大殿里稳稳当当的写着卷子,皇上坐在大殿上观察着每一个学子,尤其是观察了林安平的一举一动,看到他答题时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全程都在镇定自若,没有一丝的怯场,这让皇帝楚瑜高看了不少,心中也给了他一个高分,接下来就看他试卷答的怎么样,希望他不要让自己失望。
到了第二天负责此次科举考试考的主司、主考、主文、有司等,送来了十份答卷给皇帝看,其中着重递给皇上一份答卷,皇上看了这份答卷说\"这份答卷见解独到,且文笔流畅,气势磅礴,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讲都是绝佳的,”皇帝楚瑜大加赞赏了这份答卷后问主考官\"不知道这个考生叫什么名字”
主考官说\"不如皇上拆开密封来看看到底是谁我们也很好奇这个文采这么好的考生是谁呢。”
皇上哈哈笑着叫温喜公公说\"温喜,把卷子上的密拆了,这可是状元之才,朕真倒要看看写这个策论的学子到底是谁,”
温喜听令把卷子拆开,递给皇上,皇上看了名字不由笑了,原来还真的是他\"林安平”。
接着御书房就传出了爽朗的大笑声说\"这一届的状元郎就他了”。
第三天就到了贴皇榜的日子了,林娇娇他们(她们)兄妹三人也早早的到了贡院这里,她们(他们)在贡院对面的一间茶楼的二楼包了一间客房,也是紧张的等着皇榜贴出来。
他们看到楼下已经是人山人海,很是拥挤,在人们的期盼中,终于等到礼部官员手里拿着皇榜过来,礼部官员到了礼部南院的东墙,开始张榜工作,人们等着礼部的官员贴好榜单。
谁知皇榜才贴上墙,翘首而望的人们蜂拥而上,就把几张大榜围了起来,吵吵嚷嚷的拥挤的水泄不通。
在榜单跟前的人们都紧盯着榜单,有人还嘴里还念出着名字,挤不进去的人们隔着人墙仔细的听着。
不一会儿后有各种声音从榜单下传出,有中了的哈哈大笑的欢呼声、有没有中了的人们悲伤的哭泣声,好友失望的叹息声,吵吵嚷嚷的声音络绎不绝。
凌昊、凌霄、凌云三个也挤在其中看着,三人第一眼就看到了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一名林安平兴县人”几个字就引入眼帘,再往下看到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一直看到第十三名\"林安顺兴县人”三个人这才挤出人群向自家的主子报喜去。
三人兴致勃勃的上了茶楼,推开屋门说\"中了,中了\"
屋里三人的眼睛齐齐的盯着进来的三人,凌昊说\"主子中了,状元及第,二少爷进士出身”
三人这才把紧张的心放到肚子里,霎时屋子里落针可闻安静的出奇,等了大概有十来息时间,凌昊才说\"主子怎么了”
凌昊的一句话好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水里,大家这才把紧张的心情调节过来,欢呼声不断从从屋里传了出去。
这一刻的轻松与愉悦充刺着他们每一根神经,这一刻仿佛身上的重担一下子被卸下,这么多年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