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活不在家,两个嫂子对待她们娘俩还算热情。
其中大嫂子就看出苗头不对了。
“姜兰你咋住娘家还带着包袱?”
姜兰:……
到这时候,也不能不说了。
“妈,嫂子,我不想跟陆郝过了。”
她把话题说得严重一点想让她妈和她嫂子向着她说话。
两个嫂子都楞住了。
大嫂子秋玲诧异道:“妹夫不是啥都依着你吗?你在家里说一不二的,你咋还不过了呢?”
说实话,她都羡慕死了小姑子,同样是生儿子的,人家小姑子在婆家那是真吃香,公婆都向着她,有啥好吃的都给她,妹夫也啥都听她的,全家人都围着她跟小学远转,她生了这个儿子之后,那真是要星星不给月亮的。
再看看她们,她跟二弟妹英华生的也是儿子,姜家人可没有高看她们一眼,人家姜家可不缺儿子,不搞那一套。
二嫂英华也有点想不通。
姜兰就把春早上大学和春丽覆读的事儿都说了。
“你说她们两个丫头上那么好的学干啥?春早也就算了,她考上了也就上吧,春丽也去覆读了,我这边都给她说好人家了,我怎么跟人家媒人说?”
两个嫂子都皱着眉头。
春早考上大学的事儿也传到他们村里来了,他们村长拎着大喇叭到处喊,让大家管好自己家里的孩子好好学习向隔壁村陆春早学习。
哎妈呀!村长一连喊了好几天,把他们村里的人都喊烦了,都说村长是不是到镇上开会受了刺激了,不然不能这样。
大学是谁想考就能考上的吗?别说孩子们了,就连她们自己也想去上学,只可惜她们都小学毕业的瞪眼瞎。
不是!谁家的闺女能考上大学,还不让上的?
“你不想让春早上学?”
两个嫂子都倒吸一口冷气。
“那你该到咱们村村长那儿去说说去,你看村长能不能拿着大喇叭骂你个三天三夜。”
“唉呀妈呀!小姑子你发癫了吧?你不烧糊涂了,也不能干出这事儿?”
“还有呢?不让春丽覆读?当年春丽学习比春早还好呢,是你非要把人撸下来,说把机会留给你们家学远。”
看到学远就在旁边,两个舅妈就把话留了一半。
学远是个学习的材料吗?让春丽和春早把机会留给学远,然后学远又不好好学习,得了!这一家子一个有出息的都没有了。
真不知道小姑子咋想的。
大嫂秋玲也不怕得罪小姑子:“哎呀,你家春早是亲生的吗?要是亲生的话,她考上大学你咋不高兴?要是春早是我闺女,我非得请台大戏在村里唱上个三天!你不高兴闺女考大学,把咱们村村长羡慕疯了。”
这话可是真的!因为村长家儿子今年也考大学,只考了一百五十八分,村长喝了一天酒,哭了一天半,没过几天就有拿着大喇叭到处喊向春早学习的那事了。
他还扬言到陆家提亲,不管是娶哪个姑娘都好,要改改他们家的……基……因!村长说陆家的人脑子好,娶媳妇要娶聪明的。”
姜兰被噎得说不出话,但是还生不起气来,确实他们家春早给她争光了。
可是还有春丽呢?春丽也不应该覆读,而且他们家学远也该定亲了,让陆郝借钱他都不愿意。
这是姜兰最不高兴的。
秋玲道:“妹夫也是,春丽和春早上学是好事儿也不能耽误学远娶媳妇儿啊,先把婚事定下来,孩子还小慢慢等呗?女方那边啥条件啊?”
她们也都听小姑子说过陆学远跟一个叫张晓玲的女孩儿好上了。
总算是说到正题了。
“晓玲那边说了要一万,只要凑够了钱她爸爸就让订婚。”
大嫂和二嫂身子仄歪了一下,要不是互相搀扶着就摔倒了。
“多少钱?”
姜兰:“她娘家爹就是那么说的,说给一万块,以后啥礼节都没有了,什么上轿钱,换衣裳钱,改口钱啥都免了。”
这回秋玲和二嫂英华也都不知声了。
一万块?
她们结婚的时候总共花了三四百块钱,那时候姜母还嫌弃她们花的多,好家夥!人家张晓玲家张口要一万?
是这年头的钱不值钱了吗?这也才七八年的时间啊?没多长时间啊?这就从三四百涨到一万了?
是她们不值钱吧?
对肯定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