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由此正式拉开了帷幕。
“彼得里琴科同志,托洛茨基派兵过来了!”“托洛茨基那个戴眼镜的狗杂种,果然不出我所料。”彼得里琴科站在高处,他的目光坚定而决绝,咬牙切齿地说道,“同志们!别慌,坚守岗位,我们才是革命最后的希望!”可以说,托洛茨基错误地估算了喀琅施塔得水兵的反抗程度,他原以为,如果喀琅施塔得的水兵若有意谈判,便不会做好防御准备。但实际上,这些水兵早已料到政府更可能会选择强硬镇压,已事先做好了应对。毕竟,若是列宁还在世也许还有谈判可能,但托洛茨基的性格决定了他根本不会容忍任何妥协。因此,喀琅施塔得水兵毅然选择据守列宁格勒与喀琅施塔得,打算击退镇压军,将克里姆林逼入绝境,从而迫使对方不得不坐上谈判桌。“炮、炮击来了!”“快闪!!”轰!轰隆!轰轰!就是如此,战斗一打响,镇压军就撞上了意料之外的坚固防线,还遭遇了水兵们夺取的大炮与军舰倾泻而来的炮火洗礼。“托洛茨基的所作所为,是对列宁同志的羞辱!”“列宁格勒的人民啊,团结起来,对抗托洛茨基!”再加上托洛茨基的强征暴敛早已激起民怨,列宁格勒的工人比历史上的态度更为积极,开始协助水兵。他们也像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一样,早已对无休止的内战和战时共产主义感到厌倦,对水兵的诉求感同身受。“我们又不是白军,为什么要和自己的革命同志动刀兵......”“说真的,他们说得也不是没道理。”而被动员来镇压的士兵也一样。他们大多是从俄国乡村被强行征召的农民。对喀琅施塔得水兵的主张,他们反而是最容易点头认同的一群人。“季诺维也夫同志,士兵们的士气已彻底崩溃,继续镇压已然艰难。”“呃......该死......”于是,布尔什维克对喀琅施塔得的镇压行动,在开始之初便已岌岌可危。不仅毫无战果,反而陷入了混乱。“......可恶,早知道托洛茨基把我派来时就不妙。现在他肯定会拿我镇压失败的借口,把我踢出去!”托洛茨基为了赢得内战不惜榨干一切,而如今这些行径正成为他今日遭遇的报应。也因此,季诺维也夫从离开莫斯科时便萌生的的疑心,一日比一日更甚。“季诺维也夫同志,斯大林同志来信了。”“斯大林......?”而在铁血的耐心下静待时机的斯大林,也终于开始了自己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