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纳妃要趁早
命运的车轮开始转动了,可是,它也有偶尔抛锚打滑的时候。
============
没隔几日,老皇帝便悄然病逝了。按照他的遗诏,太子平时不尽孝道,意图不轨,立即废除,改立皇三子尹寿安为皇太子,即日继位。顾侯丶端王和沈老太师等人,并为先皇托孤的辅政大臣。由于有顾侯撑腰,而端王也没有多做任何表示,于是,众臣在灵前也一并接受了这个安排,拥立尹寿安为新帝。
但是,废太子当即不服,立时就想反抗,却被顾侯派人拿下,以灵前不恭之罪将之先行收押。之后,太子东宫里搜出了早就备好多时的龙袍和一堆甲胄兵器,废太子蓄意谋反的铁证如山,当即就下狱幽禁。
一片雷厉风行的腥风血雨之后,还在睡大觉的尹寿安便被宫人们弄醒,揉着惺忪睡眼穿戴整齐,到大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见。史载,乙酉年秋,皇三子尹寿安继位,大臣辅政。由于尹寿安在亲政之前一直毫无建树,沈寂无名,于是,人们也习惯上把这一傀儡时期的他称为“少帝”。
而在后宫,由贵妃顺利升级的皇太后也同时下了两道旨意:一是令人寻访她失散多年的兄长,另一个则是——诏令沈老太师的孙女沈静姝入宫,破例册封为正二品的贞妃。
“沈太师之孙沈氏静姝,贞雅淑德,堪为表仪,朕心甚喜,擢令即日入宫,册二品妃位,封号‘贞’,赐住安慧宫。”
这道让太后伤神了一晚上,甚至翻出自己当年册封时的玉牒文书做范本,最后才删删减减修改完成的圣旨,在朝堂上一经颁发,还是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言官嗤鼻想:昏君!小小年纪,一上台就想纳妃,看我回去写谏议,非用口水淹死你不可。
史官挥毫写:乙酉年秋,少帝登基,纳妃沈氏。想了想,又提笔在下面用小字补了一笔“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哼,看我一支笔万古传世臭死你。
沈侍郎大哭着跪在地上:皇上你放过我家闺女吧,她还只是个孩子。
礼部尚书摇头劝解道:侍郎此言差矣,皇上纳妃,乃天经地义,我部这就着手相关事宜,一定办得轰轰烈烈。
户部尚书斜眼瞅他,干脆了当说:国库没钱,一切从简。
事不关己的大将军高兴地拍掌欢呼道:这下好了,皇帝娶老婆,我们能放假,早日生个娃,我们也安心了。
心怀鬼胎的端王爷冷笑心道:才十岁的娃,生个屁的娃!哎呀,莫非这又是顾侯那小子的鬼主意?
沈老太师举手说:我反对,我抗议,那么多官宦家的姑娘,凭啥就挑我孙女?你们分明是搞暗箱操作,顾侯你今天非要给我老头子一个说法不可。
顾侯摸摸鼻子,无辜摊手道:那好吧,大家也不要争了,要不这样,多选几个世家小姐进宫伴驾。
众人齐齐后退,争先恐后摇脑袋:我们不干。
说罢,一致望向龙椅上的小皇帝,而尹寿安早已在乱哄哄的嘈杂吵闹声中歪头梦周公去了,龙口水淌湿了皱巴巴的小龙袍。被强行唤醒之后,尹寿安小心谨慎地望了望表情不一密密麻麻的一圈百官,最后,缩回到龙椅上,非常小声地可怜兮兮样说了一句:“我只要姝姝一个就够了。”开玩笑哦,模特太多也忙不过来啊,衣料也会不够用的。
言官赞许地点点头,把腹内已打好一半准备痛骂昏君的草稿给抹去。
史官甩甩笔杆,将小注那行苍蝇字勾掉,在正史后重新加上一句:帝言“吾得沈氏一人足矣”,情深如此,千古一人。
礼部尚书扶起欲哭无泪的沈侍郎,哈哈笑道:恭喜恭喜,沈兄啊,牺牲你女儿一个,幸福千万家,我那年幼的闺女总算保住了。
顾侯继续无辜地摊手,暗自叹气:唉,为啥你们个个就认定了我肯定是一逮到机会就会把小皇帝挂了呢。
于是,没隔多久,在某个有风有月还有几颗星星的夜晚,一顶华丽的宫轿,长长的迎亲队伍,就把沈静姝擡进了皇宫。富丽堂皇焕然一新的安慧宫里,尹寿安兴冲冲地跑来见沈静姝。但是,出乎意料的,与之前每次喜洋洋的表现不同,沈静姝这次却是穿着层层叠叠的宫妃华服,伤伤心心地坐在喜床上大哭。
“姝姝,你怎么了?谁欺负你了?”尹寿安提起又沈又重的喜服下摆,也跟着爬到床上,不解问道。
谁料沈静姝见他来了,反而哭得愈发响亮了,“我要回家,我不当奸妃了!”
“为什么要回家?”尹寿安手忙脚乱地用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