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盛赵和一起到跟前,告诉他们,从今日起,要与太子和睦相处,并告诉了他们一个秘密。
皇帝看着他们三兄弟,神情威严而又少有的温和,说:“朕亦是无奈之举。在朕心中,你们三个才是我真正的儿子,这天下终究是你们的,”说道这里,皇帝深深的看了眼赵盛,接着道:“只是如今情况特殊,你们暂且忍耐,与他和睦相处。”
如同当头棒喝,赵盛猛然惊醒,意识到他的地位并非稳固无忧,自那日起,他们与妖物之间的情势已然颠覆。
赵盛等人不得不低头,向思无涯认错道歉,求的原谅。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原以为那妖物从前受尽欺凌,一旦上位,会不择手段,毫不留情的疯狂报覆,然而思无涯却一反常态,比他们还要温顺,表现的非常配合与大度,与他们握手言和,表示不会追究过往,从此兄谦弟恭,一家和睦。
或许这才是思无涯本来的样子,也是他令人可怕的地方。
之后思无涯像模像样的读书,参学,习武,然后开始报覆其他人,却始终没有对他们三人动手。
赵盛很明白,这都是假象。
他们父子,兄弟之间,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皇帝绝不会真正传位于思无涯;他们几人也并非真心悔过,以求原谅;思无涯也绝不会真正放过他们,甚至包括皇帝……
众人只是维持着表面的平衡而已。
皇帝老辣,选择直接将同寿蛊的秘密告诉他们三个皇子和部分亲信重臣,这样一来,便没人敢动思无涯,没人敢伤及他性命。
尤其他们三个皇子。
欲害思无涯,便是欲害当今天子,弑父杀君的罪名遗臭万年,世人不齿,谁人敢背?
赵安赵和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赵盛也适时的收起曾经不可一世的面目心性,展现出另外的模样。
世人不喜妖物,赵盛就必须表现的更出色,将来才能更好的“众望所归”取代那妖物。
幸而这些年思无涯只在表面装乖,实则睚眦必报,暴戾凶残,他本身的妖物身份,再加上赵盛暗中的渲染散播,众人皆视他如洪水猛兽,名声相当不好,而赵盛与之相反,则成功塑造出了温润有礼,上贤下士的贤王之名。
然则赵盛实际相当憋屈。
与赵安赵和不同,他曾是储君的最有力人选,即利益最相关的是他。倘若思无涯有事,他嫌疑无疑最大。
所以他得尤为避嫌,尤为小心。
以至于赵安赵和尚能够明里暗里的给思无涯使绊子,下暗手,伤害思无涯,他却什么都不能做,极力做到完全撇清。
当然,他表面劝阻,实则内心也十分高兴看到思无涯受伤,承受伤痛。
但这样的伤痛远远不够。
幼年迫于皇帝的威压,赵盛不敢妄动妄想。随着年岁见长,羽翼也渐丰,赵盛也越来越看清某些事。
譬如,快十年了,皇帝却依旧没有找到彻底解决同寿蛊的办法。这个蛊或许要跟随以及桎梏皇帝一生。
譬如,比起栽培他,皇帝这些年的重心愈发偏向长生之术。这些年只因政务不得已,方放权了小部分给他。而皇帝看他,看皇子们的眼神,十分淡漠,不经意间总仿佛在看敌人。
再譬如,他打听到,同寿蛊即将进入下一个阶段,届时中蛊双方将通痛感。这便意味着,到时别说伤及思无涯性命,便是伤也不能再伤他分毫。
如今思无涯便已猖狂跋扈无比,届时岂不更加无法无天,其他人唯有任他摆布的份儿?
想想都憋屈,忍无可忍。
赵盛曾想过利用山匪,故意放那韩三刀过境,谁知那韩三刀却终究不过是山野之人,有勇无谋又胆大包天痴心妄想,成事不足败事有馀,反而害的皇帝对他心生不满。
赵盛知道皇帝或许有所提防了,此时不应轻举妄动。
然而,接着赵安赵和却坠马受伤。
这是思无涯第一次真正对他们本人出手。
这是一个信号。
之前那些欺凌他的人,这些年思无涯也折磨的差不多,杀的差不多了,接下来,该轮到他们这几个真正的主犯了。
一旦思无涯先动手,他们绝没有好下场。
必须在思无涯动手前,先发制人。
因为同寿蛊,许多阳谋阴谋的手段都无法使用,这也是相当令人憋屈的一点。
什么暗杀刺杀毒杀这些统统都无法实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一击命中,事后不能给任何人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