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东想了想,开口说道,“毕竟这是要去揭露一个出版社的不良行径,可能会面临诸多阻碍。”
姜东虽然面上平静如水,但头脑正在高速旋转。
“我去联系一下以前在文学交流活动中认识的朋友,他们说不定也知道一些情况。”
“亚梅,你就去书店和文化宫这些地方,看看能不能找到愿意站出来的作者。”
孙亚梅点头应下,“好,那咱们就这么办。”
接下来的几天,四人各自忙碌起来。
姜东骑着那辆有些破旧的二八自行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拜访一个又一个朋友,打听关于文海出版社的消息。
“郭强偷了我的稿子,说是自己写的,还投到了文海出版社。”
“文海出版社的王编辑看了我的大纲,竟然反咬我一口,说不是我写的。”
……
潘晓筠靠着家里关系,拿到了不少与文海出版社合作过的作者联系方式。
孙亚梅则在书店和文化宫,询问是否有作者与文海出版社合作过。
而张悦就利用自己在文学界的名气,给一些可能有相同经历的作者写信,邀请他们见面交流。
她在信中详细地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以及姜东等人想要为大家讨回公道的决心。
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找到了不少与文海出版社有过不愉快合作经历的作者。
众人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自己的遭遇,气氛变得越来越沉重。
“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
姜东激动地站起来,“我们的作品都是我们的心血,他们凭什么这么欺负我们!”
姜东看着大家,坚定地说,“郭强偷我稿件,是私人恩怨,暂且不谈。”
“文海出版社涉及到的是大家的利益与名誉,一定要优先处理,我姜东在此承诺,一定让文海出版社和为虎作伥的王编辑受到应有的惩罚!”
众人听了姜东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作者十分激动的说,“姜东同志,你说的太对了,我们这些搞创作的,就指着作品活,这次一定要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的!”
姜东环视着众人,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
一位少女挤到前面来,怯生生的开口问,“您好,我想请问一下,您是不是《亮剑》的作者?”
姜东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天啊,您写的《亮剑》实在是太好看了,可以给我签个名吗?”
原本大家都在各自讨论如何对付文海出版社,结果听到他们的对话,都纷纷转过头来,眼睛发亮的看着姜东。
“原来他就是《亮剑》的作者,年少有为啊!”
“没想到年纪轻轻,竟能写出《亮剑》这种佳作……”
……
姜东被众人的目光注视着,脸上微微发烫。
他没想到《亮剑》在这个圈子里已经有了如此高的知名度。
站在姜东身侧的孙亚梅,看着姜东被众人夸赞,心中满是骄傲。
她轻轻拉了拉姜东的衣角,小声的对他说,“没想到你的《亮剑》这么受欢迎,真是太厉害了。”
姜东冲她微微一笑,接过少女递来的纸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世,《亮剑》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也算是没有白费他重生一场。
“你下一本小说在写了吗,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了!”
“对啊!”
……
原本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问题,却让姜东深深的叹了口气。
“刚刚跟各位说的郭强……”
姜东顿了顿,接着说,“郭强偷的就是我为出新书准备的稿件,现在已经被王编辑中饱私囊了。”
众人听了姜东的话,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那位向姜东索要签名的少女,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不可置信,“我以为郭强偷的是您以前不要的稿件,没想到他竟然大胆到偷新稿!”
一位中年作者义愤填膺地拍了下桌子,“郭强和王编辑这两个人渣,简直是文学界的败类!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一定要把您的稿子夺回来,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
姜东感激地看了看众人。
这时,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作者提出了一个建议。
“姜东,既然你的《亮剑》这么受人喜欢,我们可以借助你的名气,通过报纸和杂志来揭露文海出版社的恶行。”
“对!我认识一些在报社和杂志社工作的朋友,或许可以请他们帮忙发一些文章,把这件事公之于众。”
姜东一边听着大家的发言,一边在脑海中快速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