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四合院:开局先把媳妇娶了 > 第322章 阎家闹剧

第322章 阎家闹剧

也能贬的他肉疼!

“人生之律,乐其富贵,积财在前,享受在后。

别人之钱财,不可起贪念,自己之财富,勿要与他人!”

何雨柱坐在地震棚里,反复念叨着这句名言名句。

话是好话,但阎阜贵不配,他要能做到,就不至于落到这种田地!

连亲生子女都和他离心离德,眼里全都是算计,算计邻居的口粮,算计子女的木头。

被揭穿了,话都说不出一句来!没办法,知道自己理亏!

这话是被老闫家所有人倒背如流,但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之中是咋做的?

只记住了那句“自己之钱财,勿要予他人!”

哈哈,笑死个人,整个闫家都活成了储蓄罐了,而且是只属于阎阜贵夫妻两个的储蓄罐!

贪念都是直接放在了脸上,感觉就像哪一天要是不捡到一点钱,那就是自己吃了亏。

明明阎阜贵家有存款、有财富,明明他的工资很高,还有各项福利,却还在大院说谎装穷卖可怜,做门神勒索鸡毛蒜皮。

常常说什么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小学老师,要养活了一家七口人!孩子们个个还要上学,太不容易了。

事实上阎家那是顿顿棒子面粥,窝窝头、或者白薯,咸菜条按根分!过年没挣钱,饺子直接就是纯白菜馅!名曰勤俭持家。

电视剧里一直都说阎老抠是钓神,可是按理应该每天都有鱼来补充蛋白质吧,并没有,他在外面把鱼卖了换钱了,攒着,让子女去吃苦,这就叫没苦硬吃!

老闫家的子女,说是幸福也幸福的,毕竟家庭非常民主、公平、公正、公开。

所有子女都是一碗水端平,不存在刘家、许家、贾家那种重男轻女、重长轻次的封建思想。

这让他们的童年除了饿肚子、两手空空之外,都还很平安享乐。而且每次阎老抠算计子女之前还要讲道理,说的你哑口无言。

就像于莉他们借自行车那次,讲得是那一个娴熟无比,一一化解,最终自行车还是自己用,对,什刹海走路十分钟,他得骑车去,非用不可呢!不愧是做人民教师的。

那为何子女成家之后,都开始各顾各的了呢?非过年不回来,还不是阎阜贵的要求太狠了,借个钱,利息往死里加!

(想当初阎阜贵借钱给阎解成开饭店,居然要十分利!而且还是月息,什么概念?年息一百二十!这已经不是高利贷了吧!这应该是血淋淋的人血馒头了吧!还好阎阜贵没用上什么利滚利,不然啧啧啧……)

你要亲父子,明算账,可以!但太过了!这就是像谈生意,不顾生意伙伴死活,只顾自己利益。

但是别忘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啊。子女一个个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阎老抠夫妻生病了,要花钱了,挥刀自宫向子女,要子女分摊,会给那才是傻子!

子女成年之后,喝水要钱,吃饭要钱,住宿要钱,听收音机还是要钱,骑自行车自然也要钱,名目上只有想不到,没有要不到。就连于海棠来住宿吃饭还要钱,自己不要脸,也不给儿媳妇儿子留脸面。

何雨柱只能说一句,不愧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知识分子,对收税这一行当清楚的很!该收什么税,以什么理由收,那都是清清楚楚。

难怪都说粪车经过,阎阜贵都要想方设法尝尝咸淡,那是真的不假啊!

这两口子,有儿有女,最后也落得没人管。甚至当三大妈患癌住院时,四个子女也不愿意掏钱。这老两口算天算地,一辈子都在算计。算计自己,算计别人,更算计自己的儿女。

连过年分个花生都要一个个数,保证每个人一颗不多,一颗不少,分完还有一大堆,也不知道是不是拿来卖钱的!

孩子们用他的自行车,他也要算计。

孩子们有困难了,他也从来不帮,美其名曰自立,其实就是舍不得出钱,只想着自己,就怕自己吃了亏。

到头来,算计来算计去没有算计到自己也会有老的一天,也会有求子女的那一天,但那时子女早就学会了自己那一套算计,凡事也是以己为先,吃亏的事不可能做,最后落个谁也不管,自生自灭。

父母不慈,儿女不孝,应该说的不是刘海中,而应该是阎阜贵这个老抠!

刘海中至少知道把所有的慈爱都给了刘光齐,只是没想到刘光齐是个白眼狼。

但凡刘光齐是个好的,刘海中都不至于落到这个下场。

刘海中有颗上进的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