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用种田帮反派稳定边关 > 第73章

第73章

第73章

不过, 要计较燕景云究竟是有心的还是故意的,得等到他回来之后再说了。

眼下,卫蓁问燕景行:“你刚说匈奴主力来袭, 他们的兵力定然不少, 你们……”

既然匈奴的举动是意料之中的事,那么他们应该有所布置防备才是。

燕景行回道:“追逐战我们不占优势,应该是以守城战为主, 我们防守为先。具体情况我也不甚明了,是大哥与王参军丶吕将军他们商量的。”

说到这里,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虽然我与大哥是亲兄弟, 但我在军中的职阶不算太高, 很多时候也是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卫蓁了然,没有再问,这等事宜定然是机密中的机密,她能知晓都算是个意外了,至于其中的详细内情, 更是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知道的。

她转而叮嘱了燕景行几句。

不过,话说得再多,安排再妥当, 战场上终归是刀剑无眼, 凶险万分。

送走了燕景行,卫蓁叫了郑远来, 问了他几句一般在行军中都会用到物资问题。

之后, 她几乎一整晚都在思索, 睡梦中都是混混沌沌的梦境。

身处局中, 总是会不由得去想,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次日一早, 卫蓁洗漱完,正在用早膳的时候,听下人说武威郡郡守前来拜访。

卫蓁让人把郡守请至前厅,她稍后便至。

她到前厅的时候,只见一位年逾四十的男子,正不住地捋着他稀疏的胡须,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就卫蓁进来的这会儿功夫,那眼见着不多的胡须又断了一根。

卫蓁对这位郡守大人的印象不深,只能确定前段时间上门的人里面没有这位,因而他大概率不是为燕家来的……

没等卫蓁多猜,一见她来了,郡守大人几乎是从椅子上弹起,躬身行礼,道:“臣骆衡拜见公主,恳请殿下暂时移驾回京。”

一句寒暄都没有,他突兀的话语让卫蓁不知原由。

“不知骆大人此话何解?”

“殿下怕是还不知道,如今匈奴举兵三十万众,从居延丶灵州两地来犯,西北正值风雨飘摇之际,侯爷又情况不明,公主贵为金枝玉叶,不如先回京暂避。”

他昨天半夜收到消息后就再没安寝,一大早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就赶忙来侯府拜访了。

此次匈奴大兵来袭,攻下西北的态度可见之坚决,他们身为臣子的,必须先保证公主的安危才行……

对于他的想法,卫蓁暂且不知,只觉得这骆大人为官如何不好说,但目前来看对皇室真是忠心耿耿,这会儿居然不忘来提醒她先跑路。

她反问骆衡:“匈奴兵临居延丶灵州,两地的百姓可有逃跑的?”

骆衡道:“不曾有。”

“两地的官员丶将士可有逃跑的?”

“不曾有。”

他的声音逐渐讷讷,心里已经隐隐知道殿下的意思了。

进而,卫蓁又问:“那大人您,可会逃往他处暂避?”

他果断回道:“自是不会!”

卫蓁莞尔:“既如此,身处凉州的我又怕什么呢?”

骆衡回不上来,半晌,干巴巴地挤出一句:“殿下,您不一样……”

对他的话,卫蓁自是不认同的,可两个人成长的时代背景不同,观念自然大相径庭,争论也只是徒费口舌而已。

因而,她只是说:“与其想着逃跑,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守住西北。总之,我不会走的。”

燕景云的布置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现在的情况远不到逃跑的时候,匈奴闻名天下的是他们的骑兵,但大周要做的并非是和他们骑兵对拼,而是想办法守住城池。

更何况,匈奴号称有三十万大军,实际上肯定没有这个数。古代的战争,把人数夸大几乎是常事了。燕景云先前自己都说过,西北军的实际人数要比报出的数量少。

卫蓁的态度太坚决,骆衡一时语塞,低头不言,只好又去折磨他那可怜又稀少的胡须。

见状,卫蓁别开话头:“今岁郡内税收如何?”

提起这个话题,骆衡勉强打起了精神。

“回殿下,今岁粮食长势好,百姓开垦的地也多,收上来的麦要比去岁多了三倍有馀。”

“张掖郡也是这般吗?”

“并不。”骆衡摇头,“张掖的耕地本来就少且贫,部分地区甚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