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怎么样,是堵不住这个资金下发的缺口。
可也使得全球人,只要肯干活,那么绝对是有钱的。
再加上联邦币,不是无限增发,而是各方在协调限制,算是相互监督着,并有节制地在分发。
力求保证联邦前的物价。
就像是猪肉,目前是一斤10联邦币。
这种有效的保证,也使得目前的联邦币没有膨胀。
可恰恰是这样,国库就入不敷出了。
崩盘是很快的,甚至只需要十秒。
起码张逢觉得只要全球人有一亿平民开始取钱。
也不需要很多,只需要一人取一千,一共取个一千亿,那么联邦就可以正式宣布,‘联邦人民们好,我们的国库没钱了,我们价格又再一次的崩盘了!’
就是这么快。
因为各方现在都是在装大尾巴狼。
钱刚一进来,不到几秒,马上又投入到所需的生产链条。
完全是高杠杆的战时经济。
也可以说是‘凯嗯丝’刺激。
就比如数据中心。
张逢此刻看了看总账,还不是0,而是‘负十九万六千亿联邦币’。
这个账,短时间是填不上的。
并且这还是清零后的新账。
之前,那是‘亿亿’级,全靠全球机构与官方倒补。
尤其在目前。
张逢不用去看各方的帐,就知道他们资金流动是非常之快的,甚至可以说是恐怖的在全球流通。
这个节奏,张逢感觉还要持续很久很久。
起码要等到超导全面铺开。
按照计划部预计,是十五年左右。
然后就要机械平台了,这更是超级大头。
现在全靠z1在顶了。
目前就是这样,想要利民,就要面对随时崩盘的情况。
但要是提高价格,确实可以做到资金回流。
毕竟都有钱了。
张逢现在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对此,张逢向计划部发送信息,寻找答案。
不过一秒,他们就回过来了几条方案。
看似是早有准备了。
张逢望去。
一是,税,这个很直接,但不谈。
二,超导与z1进一步的扩大铺开后,会缓慢回流,这个是需要时间。
三,调整算力分配,比如关闭几个小楼。
现在的超导小楼,每座每日消耗50亿的电费(价格是目前的减半电费)。
现在是100座超导,这个就五千亿了。
更别说,还有1200座普通,它们每座每日是5亿。
两种加起来是每日一万一千亿,各地官方与机构共同贴补。
这个是不计入数据中心的帐,不然早炸了。
如今,数据中心更多是‘研究费与中心内的材料与维护’费等相关支出。
又在不研究新项目的情况下,只按最低维护成本(包含灵石),是每日三千二百亿的运行成本。
然后各方尽量贴补,数据中心则是‘0价格’共享最新技术。
但不管怎么样,算力小楼永远是各方‘进化’的根源。
这个是不能停。
所以这项计划可以否。
随后,四,提高生产力。
比如‘自动化生产工具’,或是‘科幻片里的智能机器人’,实现人力上的超级大节流。
这个计划里,技术架构是有了,z1和超导满足了材料所需。
但机器人的行为方面上,缺‘神经学’的突破。
而只要有神经学,有虚拟与现实技术的有效神经元链接。
那么理论上,是可以造出‘更加智能的ai、会纠正自身与思考的ai’。
数字生命,不再是幻想科学。
甚至违背伦理的‘上传意识与永生’,也是可以实现的。
但真要上传了,那‘我是我?’,还是‘电脑类的数字生命群体’。
这个就很难说清楚了。
对此,张逢先略过,又看向了五。
五是,高级需求类的产品加价,例如灵石与化劲药方之类。
这个确实是可以考虑,因为目前赚钱的人,大部分都是为联邦干活的人。
那么可以实行一种‘功劳值’,达到功劳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