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拔凉的,然后就去了派出所咨询。
好家伙,真的好家伙,和电影里面几乎一模一样!”
“在某招聘平台上找工作,系统推荐了一份电商平台推广员的工作,我主动联系了对方,对方声称只需在群里完成推广任务即可获得收益。
我按照对方指引输入网址下载了某软件,输入对方提供的邀请码进入工作大群开始了这份“新工作”。刚开始的两日,我通过做任务赚取了37笔佣金共计345元。于是,逐渐放松警惕,开始认领大额转账的任务,而这个就开始要求垫付资金,我当时有些犹豫。
结果无意间看了《孤注一掷》的预告片,吓出了一身冷汗!”
这些还只是网友的现身说法。
影响更大的是,最近全国各地许多派出所都接到了各种各样的报警电话,而这些电话很多都是疑似被诈骗的民众。
好消息是,这些人都是看了《孤注一掷》后,提高了警惕,在没有被骗成功就提前报警了。
同时,因为《孤注一掷》,也导致举报电话增多,有好几个新闻报道,警方接到举报,对一些公司展开调查,结果居然真的发现对方是“诈骗公司”!
一时间,这些新闻也助推了《孤注一掷》的热度。
毕竟,一部电影,如果能够真的影响到现实,影响到人们的切身利益。
几十块钱去看一场电影,却能够避免被诈骗,认识到更多的骗局,大家自然愿意。
周小斌这一次的影评就显得很有意思,同时也道出了,为什么这部电影会获得那么高的票房和那么好的口碑的原因!
“现实题材电影的高光时刻!”
“《孤注一掷》的故事,单纯的从电影本身来说,这部电影真的配的上8分以上的评分吗?
个人认为是达不到的!其实《孤注一掷》的故事,从电影的起承转合来说,并没有做的非常优秀的程度。
至少最直观的对比,和《我不是药神》比起来,差距是明显的。
当然,不是说这部电影就真的不好,实际上,如果单纯的从电影本身出发,抛开现实题材的影响力来说,这部电影我最多给7分!
电影最出彩的地方,个人认为有三点!
第一点,宣传的时候,陈默导演提过,为了这部电影,特意收集了大量的现实案例,走访了许多现实当中的潘生,现实当中的顾天之,以及现实当中的陆秉坤。
所以电影拍的很真实,特别是案例的选择方面,可以说,几个案例都非常的普遍和常见,让大家看了,很容易轻松地代入其中。
网络刷单兼职,可以说这个绝对是最老套的骗局,但是却往往被骗的人却是最多的。
看到很多网友在评论区都说,小区宣传横幅天天挂,但是隔三差五的就还是有人被骗。
这就是聪明之处,也是独到之处。
通过这个可以说让大家最耳熟能详的骗局,揭晓我们很多时候不明白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这个骗局,可为什么还是会被骗,因为这是裹着糖衣的毒药!
通过顾天之的女朋友被骗的过程,很多人会发现那几乎是我们很多人的写照!如此,真实感,代入感就出来了。
第二点,运用的手法非常精妙!
相信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看到顾天之自鸣得意的吹嘘电诈集团的骗局,在他这里不过尔尔的时候,电诈集团却在培训,每一步都算准了他的心理。
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反正我个人看的时候是汗毛直立。
总会让人有种有人时刻在盯着你,有种被人分析透彻了的感觉!
你自认为自鸣得意的占便宜,实际上,却是人家精心为你打造的!
如果单纯的拍顾天之的上当受骗,那么大家的感受绝对不会那么深刻,而恰恰是通过这种同步对比的方式展现,效果截然不同。
他们直接预判了你的预判!你做什么事情,心里在想什么,都早就被人预测到了,你怕不怕?
我不知道现实当中,电诈团伙是否真的有那么厉害,但是想来,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看完电影之后,我特意去咨询了一个当心理医生的朋友,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电影里面展现出来的剧情,是非常有可能的,甚至于,可能比电影里面还要夸张。
心理学行为分析,往往可以直接看透一个人的行为逻辑!
这其实是一种恐怖片的常用的方式,但是用在这里却真的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