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自己上一次出去玩,已经是刚上初中时的事情了。
那个时候,徐刚和宋玉兰还没有分开,而徐宸的性格虽然也有些内向孤僻,但也没有达到那种非常古怪的程度。 后来随着这种状况越发的严重起来,徐宸也逐渐将自己封闭了起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徐宸其实并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只是如果能让自己不那么痛苦的话,这却是他能够做出的最好的选择了。 但在最近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徐宸的状态却在悄然之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徐宸逐渐找到了更多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特别是想到自己未来有机会去研究飞行器,让徐宸的心里一直充满着希望。 而数竞本身虽然没有让徐宸多么的感兴趣,但在参与数竞的过程中,徐宸也认识了几个新的“朋友”。 他们不像之前徐宸接触的人那样,把自己当作异类一般的存在,而是能够理解自己,关心自己。 虽然徐宸也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把自己当作朋友,但至少在徐宸的心中,他们已经算是自己的朋友了。 ………… 次日上午,数竞组委会安排的专家报告正式开始了。 虽然之前有很多学生,在考试结束之后都叫嚣着不去参加专家报告了,但在组委会和各队领队的要求之下,他们也还是来到了报告现场。 徐宸自然也没有缺席,既然这些做报告很多都是全国顶级的数学专家,应该还是能够从中学到一些东西的。 而如果实际的报告真的没有价值,徐宸也可以在下面随便做些其他的事情打发时间,只要不影响到其他人就好。 会场里坐着这么多学生,并不会有谁在乎每个学生在下面都在做些什么,基本就相当于一场大型的公开课了。 报告的开始,先是由一位数竞组委会的代表上台讲话。 这位代表主要讲了一些有关高中竞赛的事情,包括数竞的发展历程、数竞的核心内容、一些数竞的经验、数竞未来的展望等等。 对于这些内容,徐宸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兴趣的,毕竟徐宸参加数竞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够获得大学保送资格而已。 和徐宸有着相似感觉的学生也不少,虽然他们不像徐宸那样对数竞无感,但在数竞决赛考试已经结束之后,再去讨论这些问题确实没有什么意义了。 好在这位代表的发言时间并不算长,讲了十多分钟之后,便轮到真正的专家上台进行报告。 第一位专家是一位来自川蜀大学的数学老师,讲述了主要内容是高中数竞与未来数学研究之间的关系。 在他的观点之中,高中数竞只能算是做数学研究的启蒙而已。 甚至因为高中数竞的应试性,这导致即便考生能够在高中数竞中考取高分,也无法代表考生就有非常强的数学研究能力。 对于这位老师的观点,徐宸还是比较认同的,说起来,徐宸也只是对数竞没有什么兴趣而已,但对真正的数学,徐宸还是非常喜欢的。 因为徐刚就是大学数学老师的缘故,小时候去徐刚办公室的时候,徐宸就会经常看一些远远超过自己当时年龄段的数学知识,并听徐刚去讲解这些知识的意义。 这算是徐宸真正的数学启蒙了,也是徐宸早早就能够自学大学数学知识的重要前提。 接下来,这位老师结合自身的一些经验,给出了在座的学生们未来的建议。 “其实大家今天坐在这里,足以说明大家的数学能力都是非常强的,数学基础也非常好。在上大学之后,我建议大家在继续强化基础数学知识的时候,也能够早一些接触真正的数学研究,特别是那些进入国集,提前被保送的学生。” 这位来自于川蜀大学的数学老师做完报告之后,第二位登台的,是一位来自于燕京大学的数学教授。 这位燕大数学教授名叫马启贤,算是这次专家报告活动中,级别最高的一位专家了。 与那位川大的老师不同的是,马启贤主要讲的内容,是一些在数学研究之中,真正会用到的一些概念和方法,以及自己正在研究的一些方向。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因为马启贤的燕大教授身份,对他的报告表现出了比较大的热情,大多都在集中精力听着马启贤的报告。 不过随着报告的逐渐进行,他们却逐渐跟不上了马启贤的节奏,有些听不懂马启贤到底在讲些什么了。 甚至有些学生,已经在下面小声的议论了起来。 “这个教授所说的‘贝叶斯分位回归’,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好像就是一种统计方法吧,具体的我也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