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主神:从月入五千到资产千亿 > 第221章 221.终于搞定了

第221章 221.终于搞定了

名为“认知”的集合,必然小于“存在”的集合,这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局限性。

而死神的人格化,就是人因自身局限性,而自然也必然出现的,对死神的简化。

就如同外行直接去看物理前沿论文,每个字都认识,放在一起就抓瞎了。

他们必须依赖简化到了极致的科普文章,才能勉强认识到理论物理前沿在研究什么。

即使这种认识,距离真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只会让专业人士发笑。

死亡预兆,也并非消灭死神人格的工具,而是人类连通死神的媒介。

就好像人类无法让蚂蚁理解自己的想法,不是因为人类的手段不够先进,而是因为蚂蚁自身的认知上限太低了,低到再精妙的手段,也无法起作用。

人类之于死神,就如同蚂蚁之于人类。

死亡无法被体验,一旦发生,就不可逆。

所以人类恐惧死亡。

为了逃避或延缓死亡,他们竭尽所能,不惜一切。

当然,不止人类,畏惧死亡,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反应。

但人类所能采取的手段,比地球史上的任何生物加起来都多,影响都大。

在人类看来,对生态的破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某个阶段中,无法避免的代价。

他们会小心翼翼、降低影响,等到未来一切都好起来了,他们就不需要再伤害生态平衡了。

但这只是人类自己的认知和估计。

站在死神的视角上,人类正在缓慢但不可逆地杀死整个生态。

这是严重违背它的存在意义的。

所以它一直使用各种灾难——干旱、洪水、海啸、瘟疫——控制人类规模的扩大。

直到某个人类,首次意识到了祂的存在,让双方的直接沟通,成为可能。

于是,死亡预兆出现了。

死亡预兆的作用,是体验死亡、理解死亡,最终主动停止对生态的“谋杀”。

但那个人类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他以为自己赋予了死神人格,可死神既不是人格化的,也不是神格化的。

祂是一种人类从未见过,也不知该如何描述的存在。

死神赐予他永生,是期待他能够理解死亡。但他却陷入了孤独引发的仇恨与悲愤。

可死神并不在乎他的感受,死神没有仁慈可言。

即便如此,祂依然很有耐心。时间对祂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祂不断选出各种大规模死亡事件,选择其中最后的那位死者,赋予TA死亡预兆,期待TA能够领悟死亡的真谛,成为死神与人类沟通的桥梁。

但那些幸存者,无一例外都失败了。死亡预兆不是用来逃避或拯救的,而是用来体验的。

当他们用死亡预兆逃避死亡时,就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就没有必要保留。

直到死亡预兆大规模扩散,越来越多的人类开始体验死亡,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但这只是美好的幻想。

所有人,都在不约而同地接住死亡预兆,来逃避死亡。

一个人失败,就清除一个人。

所有人失败,就清除消灭所有人。

于是,祂发动了planB:灭绝人类,还原一个没有人类文明的生态。

“但生与死是相伴相随的,”金柏莉平静地讲述着人类史上最残忍的种族灭绝计划,“祂发动B计划的同时,并未彻底终结A计划。”

“或者说,B计划理论上反而对A计划有着难以想象的推动作用。”

乔木听懂了对方的潜台词。

十人、五十人的死,无法点醒人类。

那十亿、五十亿呢?

AB两个计划同步推进,携头并进,哪个成功,死神都赚。

那个狗日的……

“你成功了?”大胡子瞪大了眼睛盯着金柏莉。

他的语气是疑问,但所有人都听出来了其中的肯定之意。

“死神,究竟是什么?”没等金柏莉回应,他就急促而热切地问道,“我们要怎么接触它?”

“你要理解死亡的真谛,”金柏莉并未对对方的情绪感到疑惑,“在那之前,我没有办法让你真的了解祂。”

似的,她没有办法让没有理解死亡真谛的人类理解死神,所以她明明说着死神没有人格,前面通篇讲述,却仍旧是人格化的描述。

就好像那些做科普工作的物理学者,明知道自己所言是偏差的、错误的,但为了帮其他人构建最基础的认知,他们不得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